5本迷失在乱世中的大唐历史题材小说边疆危
2023/3/8 来源:不详亲爱的百万书虫你们好,为了解决大家的书荒,让大家消磨闲暇的时光,愉快的畅游在文字的海洋里,接下来还是给大家介绍几本好书!希望能够打发大家的闲暇时间!
今天要分享的是:
《猛卒》作者:高月
简介:这是一个迷失在乱世中的大唐,中原藩镇割据,边疆危机四伏,内忧外患,长安却夜夜笙歌,罗裙慢舞。他是一个独孤的猛卒,鹰镝千里,强悍的游牧勇士闻之丧胆,但大唐却没有他的荣耀。他拔剑茫然,英雄无觅归处。。。。。。...
入坑指南:
郭宋着实有点无语,他猎杀白狼王不过是为了救人,最后却变成了思结内战爆发的契机。
木满合已经告辞而去,郭宋心中闷得慌,他走出大帐,望着天空翱翔的十几只苍鹰,猛子似乎如鱼得水,不断发出清脆的鸣叫声。
“你的鹰好像找到了故乡!”
李晋阳出现在郭宋身边,眺望着天空的鹰群笑道:“看得出它很兴奋,如果它要留下来,你舍得吗?”
郭宋淡淡笑道:“我的鹰和我一样,都是自由的,我从来没有挽留过它,只要它愿意,它可以留下来。”
“郭公子,我们走一走吧!”
郭宋知道他有话对自己说,便点点头,背着手向不远处的河边走去。
“我很抱歉,白狼皮我并没有打算拿出来,是韦平向对方吹嘘时说漏了嘴,我也没想到他们会看得这么重,竟然会涉及到战争。”
郭宋摇摇头,“你不用道歉,在西受降城时我就预感到会有今天,这是天意!”
“那么说,你答应他们了?参加他们的战争。”
郭宋还是摇摇头,“他们的战争多我一个不多,少我一个不少,我要去阿布思救我的兄弟,正好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。”
两人走到河边,望着眼前白亮亮的大河,李晋阳又缓缓道:“你应该猜到我的身份了吧!”
郭宋笑道:“安叔说你是东家,那你当然是皇族,这个不用猜,只是我想不通你来草原做什么?开始我以为你是出使,但后来想一想,出使可是很正规的事情,哪里会像你这样,简直就是出来游玩。”
李晋阳苦笑一声道:“其实你说对一半,我确实是出使,奉天子之令,来调查边疆和草原的情况,薛延陀的重新崛起让天子深感忧虑,一旦薛延陀称霸草原,大唐北方就不会安宁了。”
“既然如此,皇帝为何不增兵灵州,直接把薛延陀消灭在灵州城下?”
“你以为天子就可以随心所欲,想出兵就出兵?”李晋阳冷哼一声道。
“难道不是吗?”
李晋阳摇摇头,“就算天子想出兵,也会受各个方面的掣肘,文武百官反对、兵源不足、财力困难、军资短缺、粮草不足、百姓厌战等等,天子想加强北方边疆的军事防御,一群宰相就会跑来哭诉,朝廷财力即将崩溃,实在负担不起,或者痛诉边疆军权过大,会出现第二个安禄山,否则,天子又何必让我这个皇族亲自来调查边疆和草原的情况?”
虽然李晋阳没有明说,但郭宋却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。
“你的意思其实是说,朝廷其实是担心朔方军兵力过重,段秀实会成为第二个安禄山,所以才不肯给灵州增兵?”
李晋阳叹口气,“我说过,原因是多方面的,这也是原因之一,不过安禄山倒不至于,但灵武那块土地确实很容易产生割据势力。”
“晋阳兄找我,不会就是和我谈这些吧?”
李晋阳沉吟良久道:“其实我是来劝你答应思结部的请求,思结都督找到我,希望你能参加他们的战争,我告诉他,我只能尽力劝一劝你。”
郭宋笑了笑道:“实际上我已经答应他们了,我给他们开出的条件是,战争结束后,将所有汉人释放回大唐,当然,如果他们不愿走,那也不勉强,对方也一口答应。”
李晋阳又道:“其实我也很想了解这场思结部和阿布思部之间的战争,我希望能得到最详实的一手资料。”
“晋阳兄太高看我了。”
郭宋淡淡笑道:“其实你让韦平、张权勇参与也是一样,何必指望我这个不太靠谱的外人?”
郭宋很委婉地拒绝了他的要求。
李晋阳眼中闪过一丝愠色,自己说了半天,郭宋居然不答应。
但想到要自己草原之行要给父皇一个交代,他只能忍住心中的不满,继续放低身段。
“韦平和张权勇他们实际上是皇城侍卫,有公职在身,他们不能参加异族之间的战争,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,这件事只能委托贤弟,就当是我恳求贤弟帮忙,这场战争无论对大唐,还是对草原局势都很重要。”
郭宋沉默片刻,对李晋阳道:“这场战争结束后,我很可能不会再回思结部,直接从阿布思部返回大唐,这样吧!你让安叔把京城的地址给我,回头我会写封信交给他。”
“贤弟也会去京城?”
郭宋点了点头,李晋阳微微笑道:“我在京城开了一家武馆,叫做晋阳武馆,学武的子弟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,我想请贤弟去做总教头,一个月五百贯钱,贤弟可愿意给我这个面子?”
郭宋笑了笑道:“我的武艺在崆峒山不过是三流水准,紫霄天宫人才辈出,强者济济,他们受皇家恩养,自当为皇家效力,殿下一纸召唤,相信会有真正的强者猛士前来为殿下效力。”
李晋阳碰了个软钉子,但他不甘心,又进一步加码道:“那是贤弟太谦虚了,其实武艺高强之人长安确实也有不少,但我更看重贤弟的胆识和魄力,如果贤弟愿意,我可以推荐贤弟进天英阁,那里聚集了大唐最优秀的武士,待遇极其优厚,还有机会得到天子的赏识,我推荐了五人,他们都成为了天英阁的首席武士,我希望贤弟能成为第六人。”
其实不管武馆总教头也好,天英阁的首席武士也好,都是李晋阳笼络人的一种手段,他看中了郭宋,一心想把他拉拢到自己身边。
郭宋望着天上盘旋的猛子,悠悠道:朔方军想将猛子训练成最优秀的斥候鹰,不惜以美色相诱,但猛子还是义无反顾地北上了,它崇尚自由,不愿受人控制,什么样的人就养什么样的鹰,殿下,很抱歉了!”
说完,他转身便向自己的大帐走去。
李晋阳站在河边望着郭宋背影走远,他心中着实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失落。
........
当天晚上,思结都督萨勒举行盛大宴会,招待来自大唐的贵客。
草原上点燃了数十堆巨大的篝火,数千名思结部的牧民聚集在火堆旁载歌载舞。
主宴会是一顶占地约两亩的巨帐,烈烈火把将大帐内照得灯火通明,亮如白昼,四周摆着一圈桌子,桌上肉山酒海,各种瓜果堆积如小山,在大帐中间,一群少女长歌善舞,气氛十分热烈。
近百名主人和客人都坐在桌后,包括李晋阳的三十几名侍卫也在座,每人面前放着一只银光闪闪的大杯子,这是来自大马士革的银杯,每一杯酒至少有一斤,看得侍卫们直咋舌。
坐在主位的是思结都督萨勒,他的全名叫思结萨勒,官任卢山都督,这是唐朝给每个铁勒部落酋长的封号,久而久之,都督便成了草原各部落酋长的官方称呼。
萨勒年约四十岁,长一张宽大的脸庞,声如铜钟,豪爽好客,他端起酒杯高声道:“今天我们招待远到而来的大唐贵客,长生天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凡的勇士,这一杯酒我先敬给我们的老朋友李安,感谢他给我们带来了财富和喜悦。”
萨勒显然并不知道李晋阳的真实身份,还以为他是来草原寻找诗歌灵感的大唐文人,草原部落重武轻文,他没有坐在主客位也能理解了。
李安也不是坐在主客位,他是坐在主次位,他给思结部带来的是财富和喜悦,而不是草原人最看重的胜利和勇气,所以主客位也轮不到他。
李安起身感谢,他酒量也就一般,不可能一口饮下一斤马奶酒,只能象征性地喝上几口,其他唐朝客人也做不到一饮而尽,最多是韦平,但也只喝了半杯,而草原勇士们全是一饮而尽,同时将喝干的酒杯往头顶一倒,表示滴酒不剩,众汉子一起得意的大笑起来。
这时,坐在主客位上的郭宋不露声色端起银杯,将一斤奶酒一饮而尽,面不改色,他曾在黑山部落一口气喝下五斤奶酒,这点奶酒对他不算什么。
他将酒杯往头上一扣,大帐内刷地安静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。
萨勒大笑,亲自给身旁的郭宋斟满一杯酒,豪爽道:“这杯酒我要敬给长生天送来的非凡勇士,请郭壮士饮了这杯酒!”
《大明风华》作者:神策曼陀罗
简介:读圣贤书,浩然烟海,博学而至通儒;掌军机略,虚实相因,晦韬而臻化境。风花雪月,叹容颜之易老;马革裹尸,念豪杰之意气。居庙堂之高上予辅政,下安黎庶;处江湖之远,明以典刑,教而俭学。一个年轻人,步步莲花,从青年到暮年,从外野入朝堂,明枪暗箭,诡计暗谋,美人之恩重,义士之神坚。当一切归于平静,时光洗尽铅华,只于世间留下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,而自有:闻不止琴言瑟语安一心,理不了情深缘浅别离愁,滴不尽相思血泪洒红豆,看不完姹紫嫣红满画楼!
入坑指南:正统十四年夏,紫禁城太液池畔,当今天子,年仅二十二岁的朱祁镇扶着孙太后步至岸边。 迎着初夏的朝阳,孙太后驻足观望,远远看到碧波荡漾的池水中缓缓驶来一条巨型龙舟,龙舟巨大无比,上有穿廊、暖阁、殿楼,全部五彩描金。舟身落在龙背上,龙舟在太液池中行进时,龙的头、眼、口、爪、尾皆动。远远望去,就如同一条金光闪耀的巨龙在水上行进,霎时间在场的妃嫔、宫女、太监皆叹为观止。 “母后,这是儿臣送给母后圣寿节的礼物!”头戴金冠身穿龙袍的朱祁镇面上是一派骄傲之色。 孙太后凝视着儿子的双眸,那明净纯洁的眼神,看着他如同向日葵般灿烂的笑容,尽管心事满腹,此时也终于从唇角边缓缓漾出淡淡的微笑,“让皇上费心了。” “母后,快上龙舟去看看,一会儿还有新鲜有趣的景致请母后观赏呢!”朱祁镇冲身后的太监总管,自己的心腹近臣王振使了个眼色,王振立即下去照办。 孙太后装作不察,在朱祁镇的引领下走上龙舟,步入龙腹正中的殿楼内,坐在金龙宴桌前,对着满桌的美酒佳肴和手捧锦盒身穿彩衣的众宫女,孙太后刚想开口问询,忽听得从水中传来一阵曲子,听着像是《彩云追月》。 孙太后正在纳闷,只见池中水花翻涌,从对面驶来两艘由彩帛装饰的采莲小舟,小舟往来如飞,矫如鱼雁,更妙的是舟上的人一面唱着家乡的采莲曲,一面将大朵大朵粉色、白色的莲花采下抛向龙舟,此时曲音一转,又换成了《朝圣母》。 朱祁镇手捧一只莹润玲珑的玉如意送到孙太后面前,“母后,儿臣祝愿母后年年岁岁芳华依旧,身康体健事事如意!” 孙太后很是意外,多少年前,同样是在水上,她和朱瞻基也曾经拥有过一个难忘的生辰,只是那天没有礼物也没有祝福,有的只是彼此眼中浓浓的情意和化不开的柔情,以及一生相守的誓言。 而今天,他们的儿子依旧选择在水上为她庆生,她原本应该高兴,可是她心中却十分不安。 池里的荷花有的已经盛开了,露出了金黄的花蕊和嫩黄的小莲蓬;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;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,看上去好像是娇羞的少女。 碧绿的荷叶映衬着百态的荷花,或是粉嫩可爱,或是莹白如玉,或是舒展怒放,或是花苞初绽,此情此景勾起往昔多少爱恨离愁,孙太后眼中渐渐湿润起来。 礼花炮突然响起,脚下的龙舟也跟着剧烈地晃动了一下,朱祁镇身子不稳,手中的玉如意脱手而出,向一旁的地上飞去。 “母后!”朱祁镇面色发白,闭上了眼睛。 母后的生辰,象征母后安康长寿的玉如意如果摔碎了,那实在不是什么好彩头!难道会是凶兆? 朱祁镇慌了神。 “扑通”一声,一个身影斜着飞了过去,淡碧色的素衣纱裙如同一片莲叶,将那莹润的玉如意包裹在怀中稳妥极了,而她则平躺在船板上身子微微欠起,粉面微红,额上渗出细细的汗珠,摆了一个极好看的造型,眼睛只盯着怀里的玉如意,“还好还好,完好无损!”仿佛自言自语一般,如入无人之境。
《明朝好丈夫》作者:上山打老虎额
简介:有知识、有文化、会治病、会杀人。很热血、很邪恶,很强大,很牛叉。娇妻如云,手掌天下,不是很黄,但是很暴力。我是锦衣卫,我是赘婿,我是天子亲军,我是太子教父。我就是我,一个好丈夫,一个好权臣,正德一朝,因我而多姿,因我而精彩。
入坑指南:王恕被朱厚照这么连吹带捧,顿时大笑,他虽是尽量摆出一副谦虚的样子,可是顾盼之间还是露出了几分得意之色,这是他人生为数不多几次的风光,事后回想,当真是意气风发。朱厚照见王恕大笑,眼珠子滴溜溜地一转,道:“本宫经常听人说,王师傅的文章写得很好,本宫这几日都在读书,却也觉得闷得很,倒不如请王师傅写出一篇文章来给本宫看看,好让本宫知道王师傅的才学。”“写文章?”王恕先是愕然,随即不由失笑,自己的文章,这太子看得懂吗?可是话又说回来,皇上钦点了这么多东宫侍讲、侍读,也不见太子去求他们的文章,自己若是拒绝,难免有点儿不近人情了。王恕心念随即一动,道:“好,拿笔墨来。”这书房里的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,朱厚照身边的刘瑾听到王恕的话,笑嘻嘻地去书桌取了笔墨到王恕的桌案上,道:“请大人用墨。”王恕也不多言,沉吟片刻,随即开始动笔,这一动笔,就有点儿收不住了。他是三原学派的领袖人物,三原学派与其他学派大大不同,这学派虽是以地方为主,并非官学,可是对程朱理学进行了质疑甚至直接的推翻。虽然三原学派也是儒学的一种,可是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是离经叛道了,大明的儒学正统是程朱,既所理学,理学发展已有四五百年,再加上官方的认可,早已深入人心,而三原学的许多言论却与理学大相庭径、背道而驰,所以王恕虽然累官到了吏部尚书、太子太保,可是在学术上却是孤立的。他的文章并不经常示人,今日答应给朱厚照写一篇文章已是非常难得的了,王恕的文章多以批判理学为主,推崇尽心、知兴,他本就是大儒,写起来得心应手,片刻功夫,一篇洋洋洒洒数千言的文章就算做成了。王恕吹干了墨迹,看了看自己的文字,心里颇觉得得意,所谓文由心生,就算他要刻意掩藏,尽量地不去批判理学,可是在不知不觉之中,还是不可避免地对理学的思想进行了些许暗讽,他搁了笔,心里倒是隐隐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影响到这大明朝的储君,可是另一方面,他又觉得有些不妥。只是方才朱厚照大大地吹捧了他一番,令他有点儿飘飘然,这时候就算是想把文章收回去也来不及了。不过是一篇小小的文章而已,就算是让其他的人看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王恕心里这样想,其实他还真不怕有人为难,如今他贵为吏部尚书,又怕谁来?王恕心中这样一想,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,对朱厚照道:“太子殿下,文章做成了。”朱厚照连忙围到案牍边来看,可是文章好不好,他还真没有什么品鉴能力,只是一个劲地叫好,王恕捋须笑道:“这一篇文章,权当是老臣进献给殿下闲来翻看的,殿下若有空闲,可以好好琢磨这文章中的话。”朱厚照笑道:“王师傅要将这文章送给本宫吗?”王恕道:“这是自然。”朱厚照倒像是生怕王恕反悔似的,连忙叫刘瑾将文章收好,一面称谢,惹得王恕不由暗笑,方才还说太子长大了,可是看他现在这个样子还是稚气未脱啊,他不知该哭该笑,眼看天色不早,道:“老臣今日先告退了,要去吏部大堂里看看,这几日要敲定功考簿,老臣抽不开身来,殿下什么时候还有疑问,便下条子到吏部就是。”朱厚照道:“本宫知道了,刘瑾,快送王师傅。”一直将王师傅送走,朱厚照不断地拍着胸口,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,长吐了一口气道:“快,备车马,去烟花胡同。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柳乘风所选的场地距离百户所并不远,烟花胡同寸土寸金,自然是不能去租凭地方去做邸报馆的,不过附近两条街也都在百户所的管辖之下,再加上这里摆字摊卖字画的读书人多,租凭也不贵,柳乘风便把地址选择在了这里。从昨天开始,陈泓宇便带着人领着工匠搬了印刷的器具到了这里,这里与其叫做铺面,倒不是说是个大宅子,前堂用来做门脸招待之用,里头还有厅堂若干,除了用来做工坊,其余的要嘛是给文编、审校的读书人用来做书房,再有几个就是堆放些杂物。几十个工匠和读书人都已经在这儿集合了,柳乘风一一和他们打了个照面,这报馆暂定的主编叫邓文,邓文也是个秀才,才气有一些,就是运气差了,屡试不中,再加上家境贫寒便不得不改作其他营生,曾教过馆,也做过些生意,所以脸上虽然有几分书卷气,可是双目闪动之间,也有几许市侩之气。邓文乖乖地给柳乘风这东主行礼,柳乘风对他抱之以笑容,道:“邓先生不必多礼,邓先生的才干,柳某人早就得知,今日能请你来主持大局,这就好极了,想必这邸报的操作,邓先生已经知道了吧?”柳乘风要顾着公务,不可能对报馆事无巨细都过问,所以邓文这样的儒商掌柜必不可少,这邓文是柳乘风花了大价钱挖来的,柳乘风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。不过花说回来,柳乘风也不怕邓文学了他的绝技去,能在这大明开报馆的,背后没有后台,左右没有人支持,谁有这个胆子?柳乘风现在拉了太子入股,自身又是锦衣卫,国子监那边的清议又能暗中地鼓动一下,一个是皇室太子,一个是天子亲军,一个是士林清议,要办成报馆都是缺一不可的,否则一不小心,就可能酿成大祸。邓文第一次见东家,早就知道这东家是个愣头青,还是个惹事精,只是不知柳乘风居然如此年轻,他暗暗看了柳乘风一眼,见柳乘风一脸的书卷气,身上穿着飞鱼服,腰间挎着刀,又显出了几分英武,邓文心里不禁说:“怪哉,这样的人物也来做生意?这倒是奇了。”邓文朝柳乘风笑笑,道:“东家说哪里话?太客气了。报馆的流程,邓某已是熟稔了,由几个编辑去收稿,收稿之后再由人校对,最后邓某来定夺,由工匠印刷,待印刷成文,便发放出去,由人去贩卖。”柳乘风颌首点头,不由笑道:“大致就是这么个流程,可是这里头的细节,还要邓先生去琢磨,不过这几日咱们就要把第一期赶制出来。”柳乘风顿了顿,随即从袖中掏出一沓纸来,道:“这里有不少国子监博士、监生的文章,可以请邓先生先看看,选一些好的登载进去,不过头版要留着,待会儿有人把头版的文稿送来。”国子监博士、监生的文章……邓文有点儿吃惊,接过文章之后,略略看了几眼,就知道柳乘风不是吹牛,这些文稿水平都不差,都是上乘的佳作,只是不知柳乘风是怎么弄来的。其实邓文哪里知道,能把自己的文章印刷为字广为广播,本就是读书人的心愿,柳乘风正是抓住这个心理,再趁着自己与秦博士的交情,秦博士先打了头,那稿子便如雪花般地送来了。再加上文章若是选用,报馆还给稿费,虽然不多,对不少贫寒的监生也是雪中送炭,所以这国子监里已是炸开了锅,只要能把自己的文章送入这读书人的邸报里,这就等于是名利双收,自然都是一鼓作气,人人争先恐后。柳乘风又笑着道:“你看看后面几篇,若是只刊载读书人的文章未免也太索然无趣了一些,后面几篇都是柳某人想出来的一些小故事,第一期的故事由柳某人来写,但是以后得是招募几个擅长写故事的人来了,不过这事儿多不急,
《圣秦霸途》作者:颜夫子
简介:一个现代的灵魂,穿越到秦时明月的世界中,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。麋何食兮庭中,蛟何为兮水裔?乱世战国,正是英雄最好的舞台。周武遗宝,海外仙山,这世界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?宁为一秦屠遍六国的战神白起,战国七雄五灭其手的王翦父子,秦皇的身边还有多少肱骨之臣?朕在,当守土开疆,荡平四夷,定我大秦万世之基业!朕亡,亦将身化龙魂,佑我华夏万世不衰!此誓,日月为证,天地共鉴,仙魔鬼神共听之!
入坑指南: 黎林城之中,教皇房间之中的灯还依旧亮着。 或者说,自从教皇进入这个房间之后,灯就从未灭过。 “陛下,今天的进度大概就是这样了。” 教皇面前,一个红衣大主教,恭敬地向他禀报着今天一整天的详细情报。 虽然教会和天师殿现在名义之上是通力合作,教皇甚至将主导权交到了天师殿的手中,但这也不意味着教会就真的什么都不理了。 恰恰相反,由于主导权在天师殿的手中,教皇反倒更为上下,更为注重细节。 “没有了吗?”教皇那苍老的声音响起,却是有几分质问的味道。 “没有了。”红衣主教显得很是肯定地说道。 “一个斥候的消息都没有吗?”教皇面色有些沉重地站了起来。 这位红衣主教也是心中一惊,这才响起,似乎真的没有斥候的消息。 “没有,陛下……” 事实上,这也怪不得这位红衣主教。斥候每天汇报来的事情都是小事。他以往也就夹杂在那些琐事之中,几个字就带过了。 不过,教皇也没有怪罪他的意思。只是吩咐道:“让克里克今晚警惕一点,另外,明天立刻派出人,和那些斥候取得联系,确保安全。” “遵命!” 如蒙大赦的红衣主教,当即点头。 “行了,你走吧。” “是……” “轰!” 那位红衣主教的话还没有说完,一道震耳欲聋的声音,便从城墙的方向,传了过来。 “果然来了!” 教皇的气势猛然一变,之前那副垂垂老矣的模样,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。 “敌袭!敌袭!” “该死,那些斥候是干什么吃的!敌人都到眼皮子底下了都没有发现!” 城墙之上,犹豫先前的一声巨响,已经乱做了一团。 呼喊声,喝骂声,此起彼伏。 天空之中,距离城池大约三四里的地方,一个个若隐若现的黑影,正悬浮在那里。 先前的攻击,正是那些战争巨舰所发出的攻击。 不过,那些攻击虽然声势惊人,
《秦吏》作者:七月新番
简介:战国之末,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。
有人天生世卿。 有人贵为公子。 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,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。 为免死于沟壑,为掌握自己命运,他奋力向上攀爬。 好在,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。 六王毕,四海一!千年血统,敌不过军功授爵。六国豪贵,皆被秦吏踩在脚下。黑夫只想笑问一句: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? 南取百越,北却匈奴,氐羌西遁,楼船东渡。六合之内,皇帝之土。在他参与下,历史有何改变? 秦始皇固有一死,天下将分。身为秦吏,又当如何抉择,是推波助澜,还是力挽狂澜?
入坑指南:摄政二年,夏四月。 就在扶苏还在朝鲜境内砥砺前行时,刘季却已站半岛的最南端。 当时带着人逃离辽东时,刘季的想法很简单:离黑夫越远越好。 年近五旬,胡须已渐渐有些花白的刘季奉扶苏之命,守在辽东与卫满、臧荼对抗,他回想往昔,只觉得自己之所以半辈子蹉跎,碰上了乱世也没能建功立业,原因不在自己,而在黑夫! 龙离水则为虾戏,虎离山则为犬欺,还是条天杀的黑犬! 沛县的乡党是他的水,他的山,一旦脱离,只靠自己一人,顶多在扶苏手下做到了“都尉”,仅次于高成的位置。可还不等刘季有下一步动作,他那做一番大事的梦,却被扶苏与黑夫和解的噩耗给惊醒了。 “他若擒住了乃公,指不定会如何折腾,乃公宁可自己走!” 于是便有了这次逃亡,中原是回不去了,东北太冷,刘季只能带着自己连哄带骗追随的千余人,穿过朝鲜,往海东走。 已有城邑的韩城、汉城两地他不敢呆,因为总感觉不安全,刘季希望能去到一个黑夫永远抓不到他的地方。 于是,他们便来到了海东的极南,三韩之中弁韩人的地盘,后世韩国釜山一带…… 刘季当年在海东东海岸的临屯,后被黑夫改名汉城的地方驻守过,与土著打过交道,甚至能稍微听懂点他们的话语,知道海东北部的东濊,和南部的三韩完全是不同的族种。 而三韩也不太一样,比如这弁韩、辰韩之人,便与“韩城”附近的马韩人形态不似:马韩皆矮小被发,弁辰则略高大,好纹身,褊头,其言语亦大为不同。弁辰亦擅耕作,此处土地较马韩肥沃,善种稻,作缣布,有邑聚,各有君长,且能冶铜…… 弁辰的孩子出生之后,便让孩子的头整天靠在一块石头上,目的是希望孩子的后脑部平扁,大概是认为这能长寿?所以见到的人皆褊头。 而且好笑的是,弁辰的民居建筑,是一种井干式木楞房,好似中原的牢狱。 虽是蛮夷之地,但至少气候不错,足以农耕,不少人希望能在弁辰之地留下来,刘季的妻子吕稚便是如此——她又一次怀孕了,刘季当真是老当益壮。 看起来是安全了,但刘季却偏执地觉得,应该跑得再远一些。 他的目光,一直盯着弁辰南方,那片群岛密布的海域。 刘季记得,早年黑夫与扶苏远征海东时,他曾听人说过,说这其实是个海峡,在东南方,还有一片群山森林密布的陆地,或许就是九州外的另一个州,但最后画到地图上,却成了一个大岛屿,比海东还要大,据说黑夫亲自钦定,命名扶桑…… “扶桑。“刘季坐在海边,久久念着这个名。 他很想渡过去,但尴尬的是,他们没有大船,刘季带人尝试以小船入海,却很快被风浪打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