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茶三大奇葩说,遇上一条蒙圈,遇上三条够

2025/3/20 来源:不详

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 http://www.xxzywj.com/index.html

本文是百家号“小陈茶事”原创文章,首发百家号,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!

文/小陈茶事

《1》

昨天的文章,发现了好多错别字,不能原谅这种低级的错误,于是心痛地删了,今天重发,补给没看到的茶友们看看。

昨天的文章删了之后,茶友们的关心如雪片般攻陷了村姑陈的手机,雨后的深夜,窗外江水寂静东流。村姑陈捧着一盏热茶,翻看着这些温暖的文字,突然就内牛满面。

素不相识的陌生茶友的肝胆相照,一句你的勇敢和担当是这世间的稀有珍宝,妥妥地令人瞬间满血复活。

村姑陈敬重每一位认真作茶制茶的人,你们是茶界的一股清流。

村姑陈鄙视那些炒作概念的人,是你们的别有用心,才让茶界成为充满欲望和利益纠葛的名利场。

只有心怀黑暗的人,才会惧怕光明。

只有满腹鬼计的人,才会恐慌真相的曝光。

所有射暗箭的人,只因为利益受损。

所有的欲望,都纠葛在金钱里,永生永世只能背负耻辱的十字架,永坠黑暗。

《2》

长期混茶圈的人,当听说过许多的概念和流派,炒作和奇葩说。

比如,某某品牌宣称,自己家的茶是老树白茶,极罕见,极珍贵。暗指其它品牌厂家的茶都不是老树茶,极普通,极常见。

比如,某某品牌发文,自己的茶是少数民族白茶,有各种秘方、有渥堆工艺。暗示大众,现存于世的少数民族白茶厂极少,除自己家之外,余下没两、三家,奇货可居。

再比如,某某品牌大肆传播自己的工艺好,好到什么程度呢?好到自己家的茶会部是炭焙的(用炭火低温烘干)。言外之意,炭焙茶极少,别人家的茶都不是炭焙的。

其实,商业的本质就是逐利,销售就是要有噱头,这些品牌要实现销售目标,宣传自己无可厚非,但拿着这些司空见惯的常态做噱头,企划部也太偷懒了吧。

《3》

-老树白茶-

先来讨论一下时下甚嚣尘上的“老树白茶”概念。

关于老树白茶,有一家企业5年前就给自己定位,称自己家的白茶是老树白茶。

村姑陈没喝白茶之前,对这家企业充满了敬意,能大量生产老树白茶,是多么的了不起!

后来,上过白茶产区,尤其是上过白茶高山茶园之后,才明白,这家企业的说辞,简直就是在误导观众。

村姑陈看到的高山白茶的茶园,四处可见老树白茶,而且都是20-30年树龄的老白茶树,树干虬劲,枝叶苍穹,形状长得跟黄山的迎客松似的,树枝根部还挂着青苔,一副久经岁月的沧桑感。

茶农看到村姑陈对这些老茶树的祟敬,用极平常的语气解释说:“在我们茶山上,几乎都是这种年龄的茶树,”随手一指,“这一片,那一片,都是老茶园”。

村姑陈极目远眺,山蛮翠绿,层层叠障,一层一层的茶园,接天连叶,看过去竟望不到边际。

原来老树白茶竟这么多,怪不得这片产区出产的茶叶品质极高,远销海外。

可见,老白茶树,在白茶产区是司空见惯的茶树,家家户户几乎都有。

我们平时喝的中高端茶,基本都是采自老树白茶,根本就不是奇货可居。

只是由于某些企业商业炒作需要,才借鉴普洱的古树理论,学习岩茶的老丛、高丛树龄划分法,拿“老树白茶”这个概念出来吸引顾客眼球罢了。

(片地可见的老茶树,冒出了春季的第一拔白毫银针)

《4》

-少数民族白茶-

一般人一听说少数民族出产的商品,都会惯性认为是原生态,绿色食品,随之而来是极好的销售业绩。

例如贵州的野蜂蜜、大米、茶油,就消耗掉了村姑陈不少的银子。

有这种消费倾向,就会有企业投消费者所好。

所以,就有企业,打着少数民族白茶的旗号,宣传自己家的茶是如何的按照传统工艺,如何的用少数民族几百上千年流传下来的秘方在制作白茶。

消费者一听,小心肝立刻被俘获。

然而,村姑陈不得不再一次站出来揭示内幕:在白茶的主要产区,有好多的茶厂,都是少数民族同胞在加工和经营的!

你平时喝到的白茶,村姑陈分享的,都是少数民族制茶师精心制作的高山白茶,虽然不是有机茶,但品质真的是极高,鲜爽度是高山茶里的NO.1。

可以说,白茶产区的一半以上的白茶,是出自闽东的原住民少数民族同胞之手。

这也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,并非某家某户的独创,也并非遗世独有。

某企业的企划人员想来是想不到更新更好的宣传点了,才拿自己的民族来炒作。

然而他没想到,这样的结果,反而是抬高了自己,伤了其它同胞的心。

《5》

-炭焙白茶-

提出”炭焙白茶“概念的企业,它的愿意当是指”用炭火烘干白茶“。

熟读过村姑陈文章的茶友,眼尖的应该发现了,炭火烘干白茶,这不是白茶制作的过程中一道必经的工序吗?

这如何也成为了宣传炒作的概念呢?

这样宣传,极易误导消费者,让大家认为只有这个企业等极少数企业才使用炭烘工艺,而大多数企业都在使用其它方法烘干白茶。

其实,大多数的茶厂,仍然是坚持在使用炭火烘干白茶的,这并不是某个企业的特殊技术,也不是某几个企业的独门秘方。

更不是某种濒临失传的“绝世武功”。

炭火烘干的白茶,刚制作好时,茶汤里会有股子炒瓜子的香气,还微有一点焦香,水里也有极淡的烟火气。

存放一个月后,这种烟火气会逐渐转化,消失,沉入稠滑的汤水里。

炭烘这种工艺,也是白茶界普遍在使用的一种技术,用它作为本企业宣传炒作的亮点,这企划部还真的给人江郎才尽的感觉。

《6》

做茶跟做人一样,还是实在点好。

即使想宣传炒作自己的企业,也该花点心思,找出自己家独有的,别人家没有的,或者只有小部分人拥有的竞争优势,才能在愈发激烈的白茶竞争中,乘风破浪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
用一些司空见惯的,大家都具有的技能来宣传自己,即使能成为奇兵偷袭成功一时,也不能根深叶茂一世。

梅超风练九阴白骨爪,虽然夫妻俩迅速成名,横行江湖,但终究敌不过正统武学九阴真经,遇上真功夫,几招就被折了手腕。

唯有加强专业技能,加深制茶技术,才是企业立身的根本和发展壮大的利刃。

韦小宝追阿珂,一股子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无赖劲,打着”你就算嫁过99嫁,第嫁还得嫁给老子“的破斧沉舟的决心,才能勇往值钱,最终抱得美人归。

嗯,他最终抱得的不是一个美人,是七个!

以上图片、文字均归小陈茶事所有,未经允许媒体不许转载

欢迎茶友们转发到朋友圈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by/8412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