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为什么会有苦涩味从原料工艺到冲泡,
2023/3/14 来源:不详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http://m.39.net/pf/a_7282164.html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百家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今年夏天热得比往年晚些。
窗外的蝉,往年都是早于历书上的夏至二候“蝉始鸣”,如今却姗姗来迟。
度过了潮湿闷热的梅雨季,浑身的皮肤,似乎又重新喘过气来了。
之前那段时间,寝食难安,确实折磨人。
好在有茶叶相伴,一颗心才得以沉寂下来,方能坐在电脑前打字。
古时候,有消夏读书一说。
书里有阴凉,还有浩瀚宇宙。
回忆起家里的书看完了,就跑去巷子尽头的那家书店,呆上一下午。
书店不开空调,只有上了年纪的电风扇挂在墙上,转头的时候,吱呀作响。
南方的七八月,暑意熏染,可书店里却格外凉爽。
整个人沉浸在书里,仿佛搁浅的船只重新驶入了大海般。
于是,读书消暑,成为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《2》
很多人觉得,“苦夏”很难熬。
而我们的解暑秘诀是,喝新白茶。
冲一杯年的白牡丹,在高雅的花香里,带着鲜爽的口感,让自己变成一个吐气如兰的香美人。
苦夏倒是好解决,但茶叶苦该怎么办呢?
恰巧最近,有位茶友来向我们求助。
他问:“茶叶发苦是什么原因?”
对方没有指明是具体哪一种茶类,只是单单提出了一个“苦”。
或许是他在喝不同茶类的时候,都存在着相似的困扰。
那么,我们就从六大茶类的共性来分析,找寻茶叶苦的原因。
有句俗话叫,不苦不涩不是茶。
说对也对,说不对也能找到漏洞。
不管任何的茶类中,都或多或少含有苦涩物质。
而茶叶的苦涩感主要源于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物质,这是所有茶叶中都会含有的物质,不可避免,就会产生苦涩的味道。
但好茶中,含有丰富的有益物质,比如茶氨酸、多糖等物质。
因此,喝起来鲜爽清甜,它们与苦涩类物质一起作用,就让茶产生了复杂多样的口感。
像是回甘、醇厚、韵味等词汇,都是老茶客们在品茶中常常提到的。
还有一句话,叫做“不苦不涩非好茶”。
这就显然不对了。
虽说茶叶当中必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苦涩物质,但在多方面的配合下,基本可以做到忽略不计。
若是一款茶有好的原料,好的工艺,再加上正确的冲泡,便不容易出苦涩感。
即使出汤稍微慢了一些,闷泡了茶叶,苦涩感突出,但也会在舌面上迅速化开,转为丝丝的甜意,回甘涌现。
所以,可以肯定的是,苦涩味并非好茶的主旋律。
做旧老白茶《3》
茶叶发苦的原因一:原料粗老
按照常理来说,春天是茶叶采摘的旺季。
还有一些茶类,到了秋天也会采茶,例如白茶,秋茶季通常从白露前后开始。
大家似乎都心照不宣地,避开了夏季采茶。
因为经历了春茶季,茶树们在夏天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,不再有先前那么旺盛的精力来萌芽长叶。
况且,夏天所生长出来的茶叶,原料普遍不够优秀。
经常见到被热烈的阳光晒红和晒伤的叶片,不复春茶那样的细嫩、青葱。
此外,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,进入夏季以后,茶树开始出现了生长缓慢,叶片薄弱的现象。
做旧茶,原料极其粗老喜阴喜湿的茶树,遭受到夏季强烈的阳光直射后,为了散热,不得不把叶片变得更薄,消耗营养。
有益的物质被损耗了,且积累下了大量含有苦味的咖啡碱,因此以夏茶作为原料的茶叶,喝起来往往苦涩味浓重。
理论上来说,一年四季都能采茶。
可如果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,以及茶农们的经验,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在夏季采茶。
原料过于粗老,制作完成后,香气和滋味也不会好。
一般对茶叶口感有追求的茶客,都不会选择喝夏茶。
奈何有些商家鱼目混珠,拿成本低廉的夏茶作为原料,制成做旧茶,或者冒充春茶、秋茶。
这时候,就需要消费者擦亮双眼,仔细辨别。
《4》
茶叶发苦的原因二:工艺不佳
除了原料,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同样关键。
像是岩茶界里,有些专业的师傅,制茶手段特别高超,经验丰富。
奈何自己没有正岩的山场,拿不到最好的茶青。
可凭借着他们对茶青的清晰把握,对制茶工艺的精湛控制,极大程度地规避了缺点,并放大优点。
最终,呈现出一款品质不错的茶叶来。
对于至尊宝而言,最大的遗憾,是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面前而没有珍惜,等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。
在茶叶江湖里,最大的遗憾,是好茶青遇不上好师傅,好师傅又遇不上好茶青。
大多数的茶叶在制作的时候,都要走水,专业名字叫“萎凋”。
也就是让茶青鲜叶中的水分,先散发出去一部分,再进行后续的加工制作。
在走水的过程中,随着水分的流失,也会带走体内多余的苦涩物质。
可光是这一步,就有很多人做不到完美。
走水没走透,茶叶内部的苦涩物质无法及时排出,导致最终在喝茶时,喝到的茶汤又苦又涩。
经验丰富的师傅知道,做茶讲究两个字,“及时”。
采摘下来的茶青,要及时摊晾,不能长时间闷在茶青筐内。
否则,若是温度一高,茶青鲜叶被沤坏了,生出不新鲜的味道,会令成品茶的风味大打折扣。
又苦又涩,实在算不上是好喝。
《5》
茶叶发苦的原因三:冲泡不当
这是导致茶汤苦味浓重最常见,也是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。
不知大家是否体验过,出去外面喝茶,茶掌柜泡出来的汤水又鲜又甜,香气扑鼻,非常美味。
可等到自己买回家之后,却发现天差地别,又苦又涩。
若非亲眼看着茶掌柜打包,就要怀疑是对方掉包了。
其实,口感上的差距,正是冲泡手法带来的。
想要泡出一杯好喝且不苦的茶汤,除了要保证茶叶品质之外,还得注重茶具、投茶量、茶水比例、浸泡时间等细节。
稍不注意,打破了平衡,便会直接影响到后续风味。
最容易把茶叶泡苦的情形有三点,其一,是没有控制好茶水比例。
茶多水少,浓缩就是精华,但同时释放出太多咖啡碱,让茶汤喝起来苦。
其二,是闷泡时间太长。
茶叶和水长时间浸泡在一起,导致苦涩物质提前大量释放出来,这样的汤水喝起来,不苦才奇怪。
其三,是没有沥干盖碗里的茶汤。
无论是刻意还是无意,少量的茶汤沉浸在盖碗底部,依旧在逼迫茶叶释放内质。
实际上,也可以视作是一种闷泡,造成后续不管怎么调整泡茶手法,都觉得汤水异常苦涩。
故而,泡茶时还是细致些好,否则就浪费好茶了。
《6》
大多数的茶客,都是不喜欢苦味的。
想“吃苦”,不如直接买黄连或者苦瓜,它们不仅苦味重,而且成本低。
而我相信,大家喝茶,是为了享受。
一杯又浓又苦,蕴含着超量咖啡碱的茶汤,不仅味蕾受不了,身体也遭不住。
长期以往,难保不会埋下什么隐患。
别再相信“不苦不涩非好茶”了,那不过是商家为了掩盖茶叶缺点而编造出来的谎言罢了。
排除掉冲泡的因素,一杯茶苦,就是品质差,不是好茶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