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51岁农妇,用烧火棍画美女,被称神笔

2024/10/18 来源:不详

在山东农村一面空白的墙壁边,有一名农村妇女拿着烧火棍,在墙上画画。

只见她手上的棍子轻轻一勾,一张美丽的瓜子脸显现雏形,再寥寥几笔,就画好了精致美丽的五官。

接下来,摇曳多姿的古代衣裙,复杂的头饰和衣服绣花,都在她的笔下一点点生动起来,裙角飞扬,美女浅笑温婉,手握乐器弹奏的画面很快便展现在空白的墙壁上,仿佛要走下来似的。

有人说,这简直就是神笔马良,太传神了。

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,从没有正规学过画画技巧,就是喜欢拿着烧火棍,随手画,自然地画。

她叫丁春梅,今年51岁,按部就班地种地几十年,养大了孩子,在人生暮年,再次拾起深藏已久的对画画的热爱,一下子爆红网络,吸粉百万,被无数人膜拜。

她只需要一张白纸,一支铅笔就能让古代美人栩栩如生;只需要一片空地,一个烧火棍,就能让路过的行人驻足观看,流连忘返。

就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,一起感受她的平凡有趣的人生。

年,丁春梅出生在山东聊城沙镇王化村。

那个时候的农村,经济条件非常不好。

丁春梅3岁的时候,母亲不幸去世。父亲为了生活,不得不出外打工,把她留给了爷爷奶奶带,成为了当时的留守儿童。

一般人都是6岁上小学,她到了9岁才入学堂门。虽然没有入学,但在这期间,奶奶在她烧火的时候教她用烧火棍在地上画荷花,画星星。

无形中,也就培养了她的爱好。上学以后,她的作业本正面都是作业,背面都是自己画的画。

11岁那年,学校来了一个大学生老师,是来他们村支教的。

老师见她很喜欢画画,就教她素描,告诉她人物比例和画画技巧。

在这位大学生老师看来,丁春梅很有天赋,画出来的东西很有灵性。很多东西,教一遍,她就能熟记在心。

最重要的,她很喜欢画,很爱画。

于是,热心的老师自己掏腰包给她买纸买笔,告诉她一些基本的画画技巧。并鼓励和支持她在闲暇时练习画画。

如果这么一直发展下去,丁春梅很有可能在画画这个领域做出一番作为。

但很可惜的是,大学生老师只在他们学校呆了半年。随着老师的离开,她系统地专业地学习画画也就此打住。

后来,丁春梅更因为爷爷奶奶身体不好,在读完小学后她就没有再继续升学。

而是回到家里,一个人用幼小的肩膀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重担,帮着家里干农活。

但画画一直是她的梦。在下雨天,农闲时,她呆在家中,就用烧火棍当笔在地上画画。哪怕是农忙季节,只要有空,她就会随手在地上、墙壁上画上一画。

每当此时,周围邻居看见了,也会有人笑话她,想当画家。但她并不在乎,而是坚持自己的爱好,用心画自己的画。

15岁那年,村里有家手工家具厂,玻璃画家具特别流行。

厂长看见丁春梅的画后,非常喜欢。同玻璃上印的画相比,厂长认为丁春梅的画栩栩如生。画啥像啥,特别是画美人,简直比画上的美人还美。

于是,他决定请丁春梅在玻璃背面上作画,要反着画。每副画两毛钱,一天画5副就可以挣一块钱。

可不要小看这一块钱,在当时来说,可是一笔大数目。一个工程师可能一个月也只有三十块钱左右。更何况当时她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。

但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,玻璃厂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走向没落。厂子倒闭,丁春梅也就失业了。

20岁那年,她嫁给了同村的蒋纪成,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。生活的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。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拾起起自己的兴趣爱好。

画画也就此搁浅。

年,44岁的她,儿子长大,并送他去当兵。

她的时间多起来,以前忙碌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。

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爱好。于是,她又一次拿起烧火棍,在水泥地上写写画画,有时候也会拿起铅笔在纸上画。

她画画不为别的,就因为儿子一直都和她生活在一起,突然这么长久地离开,她只要一闲下来就止不住地思念。

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,她开始画画。画花,画古代美女,画男士等等。

画画的时候,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,此刻的她,完全沉浸在画中,与画融为一体。在那些美人、美景中,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真切向往。

她的手很粗,长年干农活,骨节突出,但拿起画笔,在不加修饰的墙壁和地上画画时,仿佛是一只带有魔力的手,轻盈灵巧,挥洒自如……

她面容朴实苍老,一双眼睛盯着自己的画,却份外有神,那种专注中凝聚中的热爱,只为自己而画的纯粹和投入,让她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有魅力。

这时的丁春梅不再是一个农村妇女,而是专业的画匠。

丁春梅说,当时儿子长大了去当兵,自己觉得生活没劲,很抑郁,但当拿起画笔,在一笔一划中抑郁症也就慢慢散开了。

不管在哪里画,她都十分投入而用心地画,哪怕这幅画,可能明天就要被雨水冲走,她依然乐此不疲。

只要画画,她心情就特别地好,人也特别放松。不美的她,通过画画发现了另一个美的世界,还有自己。

她笔下那些精致动人的美人画,忧郁的,含愁的,微笑的,仿佛出炉的春笋一般,从她的脑海里走出来。

即便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沉淀,只要她拿起画笔,它们都从她的记忆里脱颖而出。而那些画画的技巧也鲜活如初。

在儿子当兵的几年里,她就这么每天画,风雨无阻,从不间断,这也成为她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寄托。有时候画美人图,有时候画梁山泊与祝英台,有时候画《白毛女》中的喜儿。

直到儿子退伍回来,一看见母亲的画作,就把母亲的画作拍下来放到网上。

刚开始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波澜,只有几十个粉丝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cs/7454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