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点丨原来木偶戏的前身,与汉高祖退敌有关

2022/10/25 来源:不详

我国早在西汉就出现了木偶戏,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,人们为了祈福天神、驱邪避恶,百姓便把木偶当成戏具由人操纵演出,从此留下了节日和农闲时节玩耍木偶戏的风俗。《乐府杂录》载:汉高祖在平城为匈奴单于冒顿所围,濒于绝食,围城之军为冒顿妻阏氏统领。谋士陈平探知阏氏善妒,即造木偶美人运用机关舞于城上,阏氏不辨真伪,恐攻下其城后,冒顿将纳美女,遂下令退军,遂解平城之围。

瓜州位于河西走廊,其历史悠久,早在三四千年就有先民从事生产劳动,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名城,也是古代中国西部的军事重镇。瓜州千百年来积淀了许多风格独异的民俗文化遗产,木偶戏是其中之一。木偶戏称傀儡戏,主要通过演员操控木偶来表演,并赋予故事情节。瓜州木偶戏地方色彩浓郁,是当地群众欢庆佳节、庆祝丰收的自乐性戏剧,也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,它继承了传统文化技艺的精髓,是古老而稀有的民间艺术,具有很高的历史、文学和艺术价值。

瓜州木偶戏的造型艺术有雕塑、绘画、结构装置相结合,用物质来塑造人物形象,着重于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画而表现人物的形貌特征和思想品格。木偶戏有提线木偶、铁技木偶、杆式木偶、人偶一体、卡通人偶、荧光木偶等不同的种类,基本要素包括唱腔、锣鼓牌子、头子、戏装、道具、表演等方面,唱腔分为“高腔戏”和“平弹戏”,剧目为“撰本戏”和“小本子戏”,内容可分为“忠戏”“孝戏”“节戏”“义戏”。瓜州木偶戏一般表演时演员有3到8人,有时根据剧情需要扩充至10到20人。目前,瓜州木偶戏遍布双塔乡五个行政村,并辐射至周边多个乡镇,其中古城村最为活跃。

瓜洲木偶戏主要是“杖头木偶”表演配合秦腔演唱,“以物象人”的表演特性,决定木偶舞台的功能:遮蔽操纵者,分隔观、演区,突出木偶以吸引观众。它在表演形式上以提线木偶为主,杖头、布袋木偶为辅。在表演技巧上,能把古装传统戏中的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各个行当演得生动逼真,把现代题材剧目中的人物塑造得性格饱满、丰富多彩。木偶戏既是一种真实的模仿性艺术,又是一种虚构夸张的艺术。瓜州木偶戏的造型古朴,唱腔激越,具有慷慨悲壮之风,它运用提、拨、勾、挑、扭、抱、闪、摇八种技法,让偶人做出舞蹈动作,惟妙惟肖、栩栩如生,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。演木偶戏讲求人偶合一,上身是偶,下身是人,一腔一板,唱戏的功底是基础,唱、念、做、打要张弛有度,恰到好处。

瓜州民间有这样的民谣:“簇簇人群看出神,登台傀儡似活人;长笛锣鼓紧又密,抬头东方天已明。”这是当地木偶戏的真实写照。大致而言,瓜州木偶戏的传统剧目有:《白蛇传》《水淹金山寺》《孟姜女》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火焰山》《三打白骨精》《胡郎当》《孟姜女哭长城》《八仙过海》等戏。除传统剧目外也有即兴现编现唱的,如:《祁连山》《计划生育政策好》等脍炙人口的剧目。

瓜州木偶以“口传心授”的方式继承,学徒跟班学艺,主要有家传、师传、家师结合三种方式。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,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激烈碰撞,木偶戏逐渐衰微下去。为了抢救保护瓜州木偶戏,县委、县政府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,利用春节和重大庆祝活动举办木偶戏展演,组织人员编写剧目,并赋予时代气息,使木偶戏朝着健康、向上、积极方向发展。县委、县政府发掘濒临失传的木偶戏,建立数据库,培养更多的从艺人员,使这门民间艺术不断传承下去。

投稿邮箱:

qq.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yf/1540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