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知元青花珍贵这些存世瓷器更是价值连城

2023/2/2 来源:不详

对症治疗白癜风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lx/190213/6862820.html

千古悠悠,人不过是沧海一粟,从陶器到瓷器,中国的制瓷工艺可谓登峰造极,在外国人眼中,中国的瓷器是至宝,是金钱的代名词,但在国人眼中,瓷器是文化,是智慧的结晶。中国瓷器千变万化,色彩艳丽,时至今日,瓷器也广为古玩收藏界所喜爱,瓷器的价值也远超其他古物,但更多的人只知青花瓷,对于爱瓷之人,你是否了解他们呢?

1、紫瓷

紫色釉是以锰元素为主要色剂,以铁和钴起调色作用,将之掺和在含有碱量较高的釉中在~°C低温烧成的颜色釉。因釉色像成熟的茄子皮一样光润,故又有“茄皮紫釉”之称。由于配料和窑火气氛的不同,紫色呈色亦有所不同,有深,浅茄皮紫和葡萄紫、玫瑰紫等色。紫釉始烧于明弘治时期,色泽光润,有深浅两种色调。明万历时釉色淡紫泛黑,也有呈黑紫色的。清康熙时紫色有浅、深、老三色,以深者多见。雍正、乾隆茄皮紫釉均烧制较深,釉面莹润,色调浓艳为这一时期特征。在诸多单色釉品种中,茄皮紫釉是康熙颜色釉的名贵品种之一。

2、黄瓷

黄釉瓷是陶瓷的一种,最早出现于唐代安徽淮南寿州窑,四川邛崃窑,河南密县西关窑、郊县窑,陕西黄堡窑,山西浑源窑,河北曲阳窑,其中以寿州窑黄釉瓷最为著名。它是一种以适量的铁为呈色剂,以铅为助溶剂,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低温釉瓷。但正色黄釉,还是宋代汝窑的高温黄釉——茶叶末釉。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,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;始于宣德的浇黄,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;嘉靖以后,又有鱼子黄、鸡油黄等。入清后有康熙的淡黄,以及其后的菜尾、鼻烟、金酱等。传统黄釉有两种:一,以三价铁离子着色的石灰釉,属高温釉;二,以含铁的天然矿物为着色剂,但基础釉是铅釉,属低温黄釉。明、清黄釉都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铁黄,用氧化焰低温烧成,色黄润光滑,釉面晶莹透澈。

3、蓝瓷

传统蓝釉,以天然钴土矿为着色剂,除含氧化钴外,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。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。但这时还是低温蓝釉,只有绮丽之感,缺乏沉着色调。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元代。入明以后,特别是在宣德时,蓝釉器物多而质美,被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。至清康熙时,更出现洒蓝釉、天蓝等多种新品种。蓝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,最早见于唐三彩,宋代钧窑以天蓝釉为主色调,元代景德镇烧成了高温蓝釉瓷、明清时又烧成了霁蓝、洒蓝、天蓝孔雀蓝等蓝色釉瓷。

4、绿瓷

早在汉代,中国工匠用铜做着色剂,便烧制出铅绿釉陶制品。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。明、清时期的绿釉瓷器发色漂亮。不同时期,不同窑口烧制出绿釉瓷器,其发色略有差别。常色的绿色釉包括孔雀绿、鹦哥绿、宝石绿、瓜皮绿等。汉代绿釉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,还达不到亮翠的程度。明代成功烧制出孔雀绿釉瓷,釉色有深浅二种;深者色葱翠,釉内有细碎片纹,而且衬有酱白釉底,釉色鲜明艳丽;浅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,如茄皮紫等釉器,常加上孔雀绿。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,则青花色调变黑,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。清代绿釉瓷在明代创烧孔雀绿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高温绿釉中的郎窑绿、苹果绿,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、瓜皮绿和秋葵绿等等是明清绿釉瓷中的精品。

红瓷

瓷器釉色之一,属高温颜色釉器种,首创于元代。因以铜为呈色剂的釉(含铜0.3%0.5%)施于坯体,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,故又称“铜红釉”,是我国颜色釉中的名贵品种。由于铜在高温下易挥发,对窑室烧成气氛非常敏感,烧成技术不易掌握,故而初创阶段红釉呈色不够纯正,发色暗红。明初烧成永乐“鲜红”与宣德“宝石红”名贵品种,质料细腻、红而深沉、釉汁莹厚,器口一周洁白宛如玉带,为后人所重,有“以鲜红为宝”的评价。嘉、万时期,鲜红器多以矾红代之,这是由于铜红釉难以烧成所致。红釉的种类很多,除鲜红外,由已浓淡而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品种。深者有宝石红,朱红、鸡血红、积红、抹红等。抹红带黄色的又叫杏子衫,微黄的又叫珊瑚釉,此外还有桔红和枣红。淡的一般称粉红,带灰色的叫豇豆红,灰而又暗的叫乳鼠皮;胭脂红也是粉红的一种。粉红中最艳丽的叫作美人醉。

我国是瓷器的诞生地,拥有者无与伦比的制瓷工艺,但在历史的变迁中,许多珍贵的至此工艺早已失传,这些珍贵的瓷器更是仅存的代表,他们的价值已不能用金钱来衡量,他们每一件都承载了岁月,都记载了传奇。我们不只有青瓷花,我们更有这些传世的珍宝。

对于这些珍贵的瓷器,你是否喜欢上他们了呢?如果喜欢小编文章的,请评论转发,让大家都能了解到我们的瓷文化,感受瓷器的魅力。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yf/2686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