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诗经中的植物意象,
2023/7/14 来源:不详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s://m-mip.39.net/czk/mipso_7189464.html
导语
从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到“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莫止。”,再到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。”,《诗经》中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,仿佛一种文化记忆,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。即使生活中的诗意渐远,但在无意之间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背诵出几句。于我们而言,《诗经》更像是一种回忆,回忆黄昏下、书桌前,努力背诵的自己;而对于华夏文明来说,有着特有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的《诗经》,更像是一颗明珠,引领着我们去探寻三千多年前的世界。《诗经》的内容十分丰富,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爱情诗,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朋友利用《诗经》之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爱意,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”、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等更是张口就来。当然,毕竟跨越了三千多年的时间,先秦时期的人们,对于爱意的表达更多借助于植物,借植物传递出一份份缠绵、一缕缕相思。
《诗经》-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
《诗经》中的植物纷繁复杂,菜、桃、蒹葭、菡等不胜枚举。同时,在那个万物皆有灵的时代,植物也不仅仅是植物那么简单,它们往往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情绪。其实这一点,从《诗经》的写作手法中就可以窥见一二。“赋、比、兴”是《诗经》的主要写作手法,其中“叙物以言情谓之赋,情物尽也;索物以托情谓之比,情附物者也;触物以起情谓之兴,物动情者也。”可见赋、比、兴的表现手法,都涉及了情与物的关系,而本文中要探寻的,就是情与植物的关系。
一、《诗经》中的植物
《诗经》之中名篇很多,而从各诗篇的名字中,就能感受到《诗经》中的植物之多,如《卷耳》、《桃夭》、《甘棠》、《木瓜》、《葛生》、《蒹葭》等等。而《诗经》中之所以有着那么茂盛的植物,一是自然的原因,在中华文明发源的这片土地上,我们祖先从自然中获取赖以生存的物品,出于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、以及人对自然的依赖(当然还有生产工具比较落后的原因),人们对于自然的保护是自觉且完善的,使得草木生长、植物旺盛;二是在那个万物有灵的时代,许多植物都被赋予灵性,被认为可以带来长寿、福禄、幸福,同时植物也是先民祭祀中不可或缺的物品,如有香味的植物可以悦神,吸引神灵到来并赐福于人。
烟雨行舟由于植物的特殊作用,以及植物种类的繁盛,先民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,自然会借助植物,或触物生情、或借物言情,如种萱草以忘忧、采艾蒿以治病等等。那么,《诗经》中的植物有哪些?接下来就试着列举一些:
1.荇菜(莕菜)-参差荇菜;2.卷耳(苍耳)-采采卷耳;3.茅(茅草)-白茅包之;
4.茨(蒺藜)-墙有茨5.芣苢(车前草)-采采芣苢;6.唐(菟丝子)-爱采唐矣;
7.蝱(贝母)-言采其蝱;8苓(甘草)-采苓采苓;9.芍药(将离)-赠之以芍药;
10.椒(花椒)-椒卿之实;11.杞(枸杞)-言采其杞;12.荷(菡萏)-有蒲与荷;
13.艾(艾蒿)-彼采艾兮;14.谖草(忘忧草)-焉得谖草;15.蕳(兰草)-方秉蕳草;
当然还有许多的植物,这里就不一一列举。出于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(本质上是自我保护和延续生命),植物在先民的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,这也促使他们以植物相赠,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浓浓情意。
诗经二、《诗经》中部分植物的意象
1.木瓜《卫风·木瓜》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,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”
“投瓜报玉”这个成语,就出自《卫风·木瓜》。那为什么要木瓜呢?其实并非专指木瓜,其他成熟的果实也是可投赠的礼物。因为在古代习俗中,夏季果实成熟之时,女子会将果实投给自己心仪的士子,士子再以佩玉相报,既是定情信物,也是某种形式的聘礼,相约结为夫妇。其实在这首诗中,其实除了木瓜,还有木李、木桃,古代以子喻德,对果实的珍重是对延续生命的渴望,所以多以果实作为定情信物。
2.梅《召南·有梅》“摽有梅,其实七兮。求我庶士,其吉兮。摽有梅,其实三兮。求我庶士,迨其今兮。摽有梅,顷筐塈之。求我庶士,迨其谓之。”
对于“梅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别的不说就“青梅煮酒论英雄”这句话,那可是随口都能来的。而梅之所以被我们熟知,是因为我国是梅子树的起源中心。这首《摽有梅》,就是以女子向所喜爱的男子抛掷梅子,梅子越抛越少,心悦之人却仍旧没有回应,因此表现出的焦灼、急切和盼望。由于古代的梅子,多用于调味,所以梅子的意象,有着“调众味”的意思,意喻婚姻能二合的意思,因此梅就带有了爱情的气息,成为爱情的代指。此外除了《摽有梅》外,《诗经》中《秦风·终南》、《曹风·鸠》、《小雅·四月》等都有提到梅。
青梅3.桃花《周南·桃夭》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;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”
这首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,特别是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,更是朗朗上口。诗中拿鲜艳的桃花来比喻女子的姿容娇妍,有着“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”的说法,也以此桃花有了“美人”的意象。同时,这首诗还是一首贺婚诗,又是桃花灼灼盛开之时,明艳的少女将要出嫁,希望她带着美好的祝福开始新生活。
4.芍药《郑风·溱》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士与女,方秉兮。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,且往观乎?洧之外,洵且乐。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勺药。”
芍药有一个十分凄美的名字,将离!因此,芍药也被称之为离草,情人们在将要离别的时候,会互赠芍药,表示彼此即将离别,也希冀再一次相遇。然后,在那个胜利有如死别的时代,许许多多的离别都难以有结果,因此芍药也被赋予了悲伤的形象,男女离情。
将离5.菡萏(荷花)《陈风·泽陂》“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。有美一人,伤如之何?寤寐无为,涕泗滂沱。”
荷花常被誉为圣洁之花,同时也代指着女子,如《郑风·山有扶苏》中的“山有扶苏,有荷华”。而在这首诗之中,则描写了以为女子独自守在池塘边,与池中的荷花相伴,想起自己遇到心仪的男子却无所得,不觉夜以继日的思念,终日以泪洗面。是故,荷之娇艳以喻女子,始于《诗经》。
6.桑之情《卫风·氓》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。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!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!士之耽兮,犹可说也。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。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。自我尔,三岁食贫。淇水汤汤,渐车帷裳。女也不爽,士贰其行。士也罔极,二三其德。”
采桑女的爱情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特别是这首《氓》,以桑叶喻指女子容颜和情感的变迁,并表达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怨恨,表达了女子的悔恨与决绝。在我国古代,桑的地位非常高,因为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,桑这个词几乎贯穿了整个古代社会。而在《诗经》中的桑林,是男女幽会、爱情欢歌的地方,成为采桑女爱情故事的发生场所。故此,桑为男女之情,也是采桑女的伤春之情。
(备注:以上,当然还有许多植物的意象,由于篇幅的问题,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出来。)
风信三、植物意象的影响
《诗经》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集,对于后世的影响不言而喻。而《诗经》中对于植物的描写,以及植物意象的塑造,也在影响着后世,如园林中竹比君子德、栖凤安与舞等等,都是受园林的影响。同时,植物的爱情意象,也在影响着后来的文学。就如木瓜、青梅等玲珑果实,是男女表达情感时互赠的礼物,令人喜爱之极;
然后就是采桑女。在我国的文学中,采桑女、织女的故事独树一帜,在文人墨客的笔下,采桑女多是青春貌美、活泼浪漫,却又因求而不得而伤感。而说起采桑女,自然离不开织女,牛郎织女的故事自不必说,还有那句“四张机,鸳鸯织就欲双飞。可怜未老头先白,春波碧草,晓寒深处,相对浴红衣。”也是被人熟识的,所以说《诗经》中桑、桑林的意象,不仅影响深远,采桑女还成为文人笔下喜爱的形象之一。
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最后的影响,就是美人如花。桃花、荷花、芍药等,《诗经》中将花比作美妙女子,也影响到后世以花喻人的沿用。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桃花,面如桃花、人面桃花、艳如桃花都受《诗经》影响,灼灼其华是春天的火、内心的火,令人燃起相思。
赠花寄情,许是始于《诗经》。
结语
万物皆有灵,青梅爱情、如花容颜等意象,是《诗经》中的植物意象,也是先民们在无数次采集、耕种之中寻找到的精神寄托,是情与爱表达的媒介,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,而这些寄寓在志华花草之中的情感,也对后来的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‘思无邪’。”
参考资料:
《诗经》
胡寅:《与李书易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