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高1米6体重180斤却被奉为绝世美女,

2024/9/30 来源:不详

中肯、合理,这就代表我们不仅仅需要批判、抨击,也需要面对“反思”。

叔在国庆放假期间,发现一个由“身材焦虑”、“外貌焦虑”泛滥而衍生出的新现象——审美捧杀。

审美捧杀:对越是美貌的人群越是苛责,对非美貌人群则疯狂夸赞,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打压美貌人群的自信,并且让普通人群陷入自我满足。

举一个例子,我那天刷到一位博主发布了一条微博,内容是感叹日本杂志的审美多元,该杂志专做大码时装,所以选择的模特也是很明显的(已经超过微胖范畴的)大码模特。

然后评论区就产生了小小的争执。有一位网友对“大码和胖”的定义持反对意见,认为该博主在贩卖身材焦虑,说:

现实情况是,杂志上的妹妹确实拥有一个好的五官底子,可同时,体脂偏高、体型并不匀称这点是不能否认的。

博主反击这位粉丝说的:“给你这身肉,让你这么可爱你要么?”虽然略显直白,但这确实才是众多人抛去政治正确的念头,看到这张图产生的“真实想法”。

氧叔和大家一样,深刻厌恶社会对女性身材、外貌营造的焦虑氛围,也一直身体力行地去和大家聊“我们该如何找回自信,抛去焦虑,健康积极地变美”。

但在焦虑盛行的当下,我认为,我们也该警惕一下正在到来的审美捧杀了。

某种程度上,它甚至比“焦虑”更容易让我们陷入自卑、盲目的审美困局里。

审美捧杀是铺满鲜花的陷阱

所谓的外貌焦虑和审美捧杀,都是同时进行的。

比如从身材上,他们会对偏瘦的女孩进行身材攻击和挑剔。身高体重斤的曾可妮曾被粉丝写信规劝减肥,说发腮的问题。

但在生活中,他们面对真正偏胖的女孩时,会变成另一套说辞。

“姐妹相信自己,你已经很瘦了!”

在外貌上,爱“捧杀”的人大多喜欢攻击或忽视那些符合主流审美的长相,反而去刻意夸赞那些非主流审美或普通的长相,进而让前者焦虑,后者自满。

我记得之前这张图很火,当时发布的作者配文“有些人生来就是主角”,用来夸赞第二位小女孩的漂亮。但后来评论区却出现了另一种声音,他们说第一位小女孩明显要更好看,比第二位小女孩看着更可爱纯真,第二位小女孩看着更“心机”。(太久远了,这条评论找不到了)

我们暂且不论“用相貌来揣度孩子的善恶”这个思路到底有多荒唐,单从客观审美的角度看,这条评论都是在刻意地用捧杀第一位小女孩的方式去攻击第二位,他本质上并没有真正认可女孩的可爱,夸奖和认可也只“有利可图”。

捧杀的目的和捧杀之风盛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?

我认为,一则是部分人为了“政治正确”而选择了“言论逆行”。

因为外貌焦虑的严重,大家都害怕被冠以贩卖焦虑的帽子,怕被骂,所以选择用谎言、文末无数的括号和狗头来自保。

这种“求生欲”式的捧杀思维还比较容易出现在两性关系里,但这个就需要辩证来看。刘耕宏是捧杀式爱情的第一反对者,他认为比起用“求生欲”和自保让对方活在幻境里,让对方变得更好才是身为爱人的责任。

但也有人认为,在两性里选择说谎而让对方开心,其实谈不上捧杀这么严重。

如果说这造成捧杀的第一点原因还有理可循,那么第二点原因相较之下会残忍很多。它可能是部分人营造出的另一种“变美内卷”,通过刻意捧杀的方式让人放弃变美,是另一种外貌上的相互打压。

用肯定和欺骗,让本可以做到分的人原地踏步停留在60分,然后自己疯狂前进,成为那个万里挑一。《知否》里的王者白莲花小秦氏就用捧杀的方式让顾廷烨(继子)栽了个大跟头。

本质上,贩卖审美捧杀的人并不是要给普通女孩自信,而是打着给普通女孩自信的幌子,去让更多本就优秀的女孩陷入焦虑情绪,让有无限可能的女孩放弃进步。

女孩们需要自信和肯定,但这种自信和肯定并不应该从这种方式里获得。

捧杀本质还是“杀”,是用肯定做鲜花铺设的陷阱,审美捧杀并不能阻止焦虑,只会让更多人找不到变美的方向。

焦虑和捧杀下,客观的现实和审美

如何识别真捧杀,还是真肯定,或许我们需要用更客观的数据维度去考量。

我们从身材这一方面来举例看。

1.正视焦虑:超瘦身材遍地,只有“我”是偏胖的人?

在目前的互联网外貌审美中,标准最不统一的就是大家对胖瘦的判断,这也是焦虑和捧杀频出的第一方向。

你认为哪种身材是胖瘦最合适的?

因为女明星们越来越瘦,商家的服装制作尺码越来越小,瘦至竿状的身形越来越多,我们逐渐产生了一种“超瘦身材遍地,极瘦已经成了审美的大趋势,我这种已经是巨胖的了”的认知。所以容易被外界的意见左右,掉入焦虑的陷阱中。

而现实的大数据显示,诸如图中的超瘦人群,其实并不在公认的健康美范畴内,整体在人群中的占比也并不大。瘦者不多,如今偏胖者已经变成了主要人群。

《柳叶刀》在年发表的成年人体重指数BMI趋势研究,我们能看到在年到年这40年时间里,全球成人肥胖者人数超过体重过轻者。

注意,这里的考核标准是BMI指数,并不是我们肉眼判断的胖与瘦,大家可以自测一下。

从年开始,全球肥胖女性的数量开始多于体重过轻女性的数量,年,全球肥胖男性数量多于体重过轻男性数量。截止年,中国的男性肥胖人数为万人,女性肥胖人数为万人,位居全球第一。

这里我们就要提出一个思考了,既然国民体重的大环境并不是瘦者居多,那么如今的国民审美是是否真的变成了“更能欣赏偏胖的身材”呢?还是说以稀为贵,反而是瘦者更受喜欢?

2.辨别捧杀:那么那些夸胖女孩好看的人,是在说实话吗?

既然国人近40年整体偏胖,那么我们对于身形的客观审美是如何变化的?这里我们用一个概念去衡量:美貌溢价。我们在这里考量美貌溢价的因素包括收入、婚姻/两性关系满意度、社交受欢迎程度。

美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认知,但当我们用经济学的角度,把美貌视作一种“禀赋”,将在生活中获得美貌溢价更高的人归为被主流认可的美貌人群,美的标准会变得更清晰一些。(美貌溢价其实有歧视含义,这里只作为量化审美的工具)

举一个例子,和星爷一起面试但唯他入选的梁朝伟也拥有“美貌溢价”。

那么如今,美貌溢价更偏向发生于什么样体型的人身上呢?

年的数据显示,BMI在18.5BMI28(正常体型和微胖体型)的人群在两性关系中和婚姻中获得的满意度最高,BMI18.5(瘦),和BMI>28(肥胖)则是偏低。

这说明在婚姻关系或异性眼中,正常或微胖身材处于主流审美。

而在社会地位、社交受欢迎程度和收入层面,这个结果要更苛刻和“双标”。男性通常是BMI指数越高收入越高而收入偏高,但社会地位偏高的女性通常BMI指数不会处于偏胖和微胖范畴内。

这一点和互联网如今的身材审美完全相符。

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,体型(BMI)处于中间值的人通常代表着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,而繁衍的本能会致使人类在审美取向上更喜欢那些生命力旺盛的人。

在整体国民身形肥胖率增高的当下,国民的审美取向确实会给微胖人群更多的宽容度,但极瘦和肥胖人群,仍不在主流审美中。

面对审美捧杀:谨记美是不掺杂利益的直觉

在面对和应对审美捧杀这件事上,我们要清楚外界对美的客观认知,也要清楚自己对美最直观的感受。

审美捧杀会用先入为主的方式抹杀我们对美产生的第一直觉,这种直觉就像我们看到美貌景物时感受到的震撼,

就算嘴上不说,也会在脑海里蹦出的美人感叹。

美的直觉是不用经过思考、斟酌和伪装的,是抛去利益滤镜后依旧能产生认同。

有时候我认为,审美捧杀就像是国庆期间上了热搜的欺骗式旅游照,用“利益滤镜”包装出一个稳妥、无需进步和改变的假象,让更多人陷入自我满足的状态中停止变美,直到滤镜破碎才会看到真正的现实审美。

《现实》

审美捧杀和外貌焦虑根系同源,它们都是由他人的言论创造出的假象,目的在于阻碍我们的变美速度,模糊我们的变美方向,虚假的肯定无用,夸大的贬低害人。

所以在这时候,我们才要懂得从更宏观,更理智的角度,用更科学、专业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真实外貌、身形,拨开互联网的迷雾,正确认识自己。

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不会被焦虑裹挟的人,永远保持对美的直觉。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d/7278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