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对白茶的四大误解,都看看,避免容易买

2025/3/20 来源:不详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百家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《1》

捧着页边被翻卷的《红楼梦》,端着一杯茶汤,难得的慵闲。

又翻到了元妃省亲这一回,想起初读时,看着她回来的排场,觉得无比奢华,当真是皇帝的宠妃。

世事难测,没过几年便得了病,芳魂消耗了。

当时还在奇怪,为何好好的一枝花在风头正盛时,莫名被摧残了?

后来读了一位红学大师的书之后,才明白她的命运并非想象的那般辉煌得宠,反而过得很是艰难。

可见,真相与我们的想象是天差地别的。

就像,白茶。

新手茶友刚接触白茶,对它不甚了解,在购买时,常常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混淆视听。

导致买到不好的白茶,也失了喝茶的大好心情。

那么,究竟是那些言论需要大家在购买白茶时规避?

《2》

误解一:寿眉产量高,不好看,是劣质茶!

寿眉常常因为它的高产量和低颜值,被大多数茶友误认为是劣质茶。

实则不然!

先看寿眉的高产量。

春茶季时,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采摘春寿眉,到了秋茶季,整个茶园几近都是秋寿眉的身影。

这样大的产量,使得人们认为它低端,品质不好。

殊不知,正是因为量多,露脸的机会才多,也更容易被人们熟知。

就像很多人喜爱流行音乐,走在大街小巷,都可听到人们哼上两声,而那些高端的古典音乐,相对来说,小众了一些,曲高和寡。

而且不少茶友刚喝白茶时,第一杯茶便是寿眉。

寿眉,芽叶连枝,经过沸水冲泡之后,那股直白大胆的茶香,淳爽甘和的滋味,新手很容易接受。

而且,经过岁月沉淀的老寿眉,香味沉稳,闻在鼻中有种“看庭前花开花落,云卷云舒”的闲适;口感稠厚,喝在嘴中,有股“玉碗盛来琥珀光”的醇香。

可见,产量高,对寿眉而言,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它打响知名度,为人接受、喜爱的招牌。

再看寿眉的“低颜值”。

春寿眉,带着春天特有的活力,看上去花枝招展的,很是清新,只是没有银针牡丹那般娇小柔弱罢了。

它的芽头是瘦长的,叶片是椭圆形的,带着略粗,略长的茶梗,像是从小生在草原上的公主,满身的活力生机。

秋寿眉,带着秋天瓜熟蒂落般的成熟,长着粗大的茶梗,舒展的叶片,瘦小的芽头,厚实光亮的蜡质层。

这样一看,不修边幅的模样,着实朴实。

但是,偏偏是这大叶片,粗茶梗,方能带给列位看官美好的香味,舒适的口感。

由于生长期长,寿眉有了更多的时间,积累内质,使得它的叶片、茶梗里藏着丰富的果胶物质和茶多糖等营养成分。

沸水冲泡之后,那股子郁郁菲菲的香味,稠滑润泽的口感,实在令人喜爱。

可见,低颜值并不影响它带给人们的舒适的体验。

看官们在买寿眉时,不要再认为它是劣质茶了,以貌取人,不可取;以貌取茶,亦如是。

《3》

误解二:认为白毫银针只有一个芽头!

认为白毫银针只有单单一个芽头,是对白毫银针外观最大的误解。

白毫银针的标准长相是“一旗一枪”。

“枪”是白毫银针的芽头,长的肥壮,饱满,像是《捉妖记》里的胡巴,憨态可掬,圆润可爱。

“旗”是白毫银针的叶壳,是细嫩的,它的作用像举着大旗的护卫队,保护着芽头的周全。

这要跟大家重点解释“小叶壳”,之所以叫它“小叶壳”而非叶片,是因为,它按照植物的形态区分,并不属于真正的叶子,尚未真正舒展,以“壳”状示人。

正宗的福鼎白毫银针,都会带着“小叶壳”,它可是白毫银针的铠甲,也是白毫银针外观上的重要标志。

反观,那些只有一个光秃秃芽头的白毫银针,身份是可疑的,它极有可能是将特级白牡丹的叶片剥掉,制作而成。

因为特级白牡丹的采摘期紧随白毫银针,两者的长相虽然看上去像双生花一般,但仍旧有一些差异。

特级白牡丹的芽头瘦上一些,显得秀气,芽头旁有一片细细的叶片,像是美人画的柳叶眉。

如果将特级白牡丹的叶片摘下,便只剩一枚芽头,用它来冒充低等级的白毫银针,自然会使刚入门的茶友误会。

故而,茶友们若想挑选到正宗的福鼎白毫银针,一定要牢记“一旗一枪”的特征。

《4》

误解三:年的新白茶可以直接拿来压饼!

白茶饼,形态小巧,风味醇熟,是很多茶友的心头好。

但是,现阶段就上市的年新白茶压制的白茶饼,是不能买的!

现阶段的年的新白茶,还没有陈化出内质,便拿去压饼,是不对的,甚至是不人道的。

就像把刚刚冒出头的小花苞,直接放在正午的太阳下猛晒,它本来是娇嫩的,需要一些温和的阳光去抚摸它,慰藉它,让它慢慢的进行光合作用。

而不是直接让猛烈的阳光照射它,这样对娇嫩的花儿来说,是承受不住的,会伤害花儿的元气的。

现在就上市的白茶饼,正是直接将花儿放在太阳下暴晒的产物,内质是不足的,是受过伤害的。

更何况,现在的新白茶,还处在一个需要慢慢沉淀内质的阶段,需要等到内质沉淀之后,方才适合拿去压饼。

就像你不能让一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直接去当职业经理人,年轻人还未接受社会的历练,学到的知识还没不能灵活运用到工作中,若直接接手了一个大型项目,难以上手。

这会使他十分茫然,手足无措,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,工作成果自然不如人意。

因此,刚出校门的年轻人,需要经过历练,将学到的知识转化到工作中;刚制成的新白茶,需要时间的沉淀,使内质慢慢稳定,之后再拿去压饼。

否则,贸然将刚刚烘干的新白茶拿去压饼,它的口感和香味不好,带给大家的体验自然不好。

是以,现阶段就上市的的年白茶饼,茶友们要慎买!

《5》

误解四:老白茶颜色都是黑的!

如果用一位女士来形容老白茶,奥黛丽.赫本再合适不过了。

赫本身上散发的优雅气质,是她与生俱来的,即使见遍了千山万水,世事变化,她的典雅、温婉依旧没变。

老白茶亦如是。

即使经过了岁月的沉淀,但是它的整体色系是不会变的。

就像白露节前后采摘的秋寿眉,它在新茶时期,颜色便是以五彩色为背景,深绿色为主调,其它颜色为辅。

当它放在箱子里,陈化上两年、三年、甚至是五年,它的颜色看上去依旧是五彩的,深绿色为主,配之以其它颜色。

只是看上去有些陈旧,带上了岁月的标识和味道,但是绝对不会变黑,变阴郁。

如果,茶友们买到了老白茶通体是黑色的,这就说明了它在新茶时期遭受到了严重的“酷刑”。

比如:渥堆,高温烘干……

刚采摘下来的新茶,没有及时的薄摊薄晾,反而被厚厚的堆积起来,自行发酵,在这期间,白茶中丰富的叶绿素迅速分解,茶叶变得不再鲜活,尽显疲态。

这时,一些只为利益的人,便把茶叶在高温下烘干,用将错就错的方式来掩饰白茶不好的状态,形成了黑色的“老白茶”。

黑色“老白茶”的内质早已经遭到了破坏,茶香和滋味也是不好的。

因此,茶友们遇到了外观是黑色的“老白茶”,可要慎重了。

《6》

白茶用它的清新,鲜爽,灵动的气质,吸引了许多茶友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。

这对于白茶来说,本该是件好事。

无奈,有些新手茶友不懂白茶,常会对白茶产生误解。

这样一来,很容易买到劣质茶。

故而,茶友们在平日里喝茶时,要多多了解白茶。

白茶自然也会将自己浓郁香甜的香味,稠滑鲜爽的茶汤,带给大家。

春日江郊,素娥吹下银幡舞。

东风点点乱茶烟,留到明朝否?

版权声明: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,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。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d/8416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