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,到底应该怎么读新京报书评周刊

2024/8/23 来源:不详

昨天,一句“黄台之瓜,何堪再摘”,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。刷屏的一个“副产品”,是让不少人对古诗词的用法燃起了考究的兴趣。

在大家印象中,中国古代文学似乎必然对应着传统的社会与时代。学习理解古代诗歌,就是理解古人的哲学与价值观,回到古朴的状态,它与现代社会之间有一层隐形的绝缘体。实际上这一想法可能把古人跟古文,都狭隘化了。

江南大学的古代文学副教授黄晓丹,每天的工作,就是要给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讲古代文学课。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。而她讲述每个诗人的方法,也非常不一样,她会给学生一整节课的时间先去校园里散步,然后再回来讨论描写春日的古诗;她工作的第五年,依然跟逃课的学生掰扯“你说得清你把上课的时间拿去看什么书了,我就放你走”;在讲《诗经》时怂恿学生去学校后面的湖里摘荇菜。不喜欢她的同学每天忧心忡忡期末考试到底会考什么,喜欢她的学生则管她叫“兔老师”。

黄晓丹,江南大学古代文学副教授。

在白天给学生上完课后,有些晚上,她还要在只有一盏台灯亮着的单身教师宿舍里,为她同龄的朋友们讲解诗歌,同时也讲解着她们共同的青春记忆与生命焦虑。

年,在朋友的建议下,黄晓丹把课程录音整理出来,重新增补了资料注解,完成了《诗人十四个》这样一本小书。这不是一本严肃的古代文学论著,每一个诗人都以偶然和随意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。而书籍的装帧正如她想表达的那样——一种融合了惊喜、未知、成形与变形的青春经验。这本结合了古代诗词与现代心理学,还有人生种种走神与惊奇瞬间诞生的感悟的小书,让古诗距离我们如此之近。

《诗人十四个》

作者:黄晓丹

版本:乐府文化

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年7月

(点击书封可购买)

《书评周刊》的记者宫子正是黄晓丹古代文学课的学生,大学时代的师生情谊让这篇访谈并非那么“一本正经”,但这种俏皮亲近的对话,也正是另一种真诚。

采写

新京报记者宫子

记者手记

年的时候,黄晓丹发现她周围有很多号称遭遇中年危机的朋友。装作青年,他们已经太老了,但作为中年人,又好像还太年轻。在他们把孩子哄上床,锅碗收拾好的夜晚,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l/6921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