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离骚衍生出来的19首诗词无妨甘草近

2023/2/25 来源:不详

有奖题诗活动

本期题目:

《离骚》乃不朽之佳篇,相信诸位诗友都耳熟能详。本期请各位以《离骚》中某一句为中心,抒发旨意,律绝词不限,须注明自己取哪一句为中心。

全部作品展示:

1、寄杨博(金心体)1票文/短小精悍路远修求索,昨飞美丽奸。一人思上下,何日把家还?注:以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为旨意。

如此严肃的一个题,诗人另辟蹊径,拿诗友开涮,而又模仿的惟妙惟肖,实在是运斤如风。但终究是扯淡之作,只能图一乐。

当为戏作,美丽奸是美利坚的意思。

多戏谑语且不规范,一笑可也。出了希音阁,没有人知道阁下在写谁、写什么,这样的诗有什么价值呢?

金心体有两个重要考量指标,分别是包罗的广度和意蕴的深度。该作者不揣浅陋,致敬经典,可惜水平尚在门户之外徘徊。

2、蜗居养闲2票文/风雨同心餐花食露守元明,渐惯世间存不平。燕雀无妨成挚友,共居陋巷赋闲情。

注:以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为旨意。

赞闲适甚也。

元明是佛教用语,是人清净光明的本性。整诗流畅,符合引语题旨。

诗意与原句略脱。《离骚》原句言高洁,诗内容则突出“闲情”。无鸿儒谈笑,惟燕雀与交,也是悲哀。

屈子此句的本意是喻君子品德高洁不染,阐释为避世安逸有失偏颇。

3、游学文/志强万里寻师友,山川字外书。听君无意话,疑义豁然除。注:以”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“为旨意。

取行万里路增加阅历之意,符合求索本意。诗前两句尚可,三四句没起到余味悠长的效果。

“游学”也是一种求索。切题。转结意熟。

愿闻此话其详。仅此一听,豁然来的太容易。

4、寄轩辕小草3票文/逍遥白自是峰高能得日,谁忧青笋没荒丛。请君试看荆山玉,因有文王便不同。注:以“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”为意。

赞[路远修:4]便不如始。(我竟然笑了)

修名,美名。原文是慨叹时光流逝恐怕美名不能树立之意,诗内容符合。前两句对比,后两句转折,符合诗法,尾句“因有某某便不同”句式略熟。注:卞和发现璞玉,楚厉王、楚武王皆不识,唯楚文王识之。轩辕,我以我血荐轩辕,此处代指中华。题目直接用小草即可,取香草美人之意。轩辕有一意思是复姓,轩辕小草易引起歧义。

此应试之作,诗意浅白,无足道也。

抒发不遇之慨。设喻偏多,轩辕草不知何典,小草、青笋、荆山玉作为喻体不具备共同特性。

5、说榴蓮1票文/飙尘十里奇香万刺衣,红尘半恶半成痴。都言此味难称雅,但识真心可入诗。注:以《离骚》"不吾知其亦已兮,苟余情其信芳。"为旨意。

原句意思是:世人不了解我也就罢了,只要的内心纯洁芬芳。诗意符合题旨。首句状物符合特点,次句是说世上很多人厌恶榴莲,也有很多人痴迷这种味道。转句思路尚可,尾句作者是想说了解榴莲后值得写诗赞美他,入诗二字突兀不通。

咏物诗要先树形象,然后因像生发。此诗弊在写像过虚,诗意就不够贴切圆融,有生拉硬拽之嫌。比如“十里奇香”,有吗?再如“半成痴”,没到那个程度吧?尾句更是虚得没谱,吃个榴莲,和“真心”有什么关系!整诗诗意与《离骚》原句不在一条线上。

以榴莲喻人之不被世人尽赏。意思能会,尚缺蕴藉圆融,如万刺衣、可入诗等语。

6、伴君2票文/解之以动美人香草总难论,谣诼蛾眉倍断魂。一片衷情荃不察,佳期空自约黄昏。按:读屈子辞赋“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”句之感慨。

意象迷离,余味曲包。

原句意思是:约定好是黄昏,但是中间变化了。期:约会、约定。羌:语助词,无实意。题目伴君是陪伴君王之意,由屈原生发。屈原的美人香草代替高洁之人。前两句起兴,说高洁之人容易被造谣中伤,转合二句意思是未能善终、半途而废。整诗符合题旨,但略显隐晦,符合风人手法。荃:香草名。即“菖蒲”,又名“荪”,古用以比喻君主。鲁迅有: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荐轩辕。

诗意切合原句主旨。《离骚》原句以美女不被迎娶比喻贤臣为君主所弃。句子也顺。只是题目不太好。伴君,强调的是侍君的可怕,屈子原意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吗?

不是感慨,是改写,可赞处是改写的严丝合缝。荃是香草,喻君王。但荃的本身没有察的功能,故荃不察别扭。

7、路过她老家8票慕亭风几处檐铃萦旧宅,数年去后不曾来。桃花满树生红锈,院角风前寂寂开。

注:以“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”为旨意

见集评转句生色,尾句蕴藉。

为想象力点赞。

原句写时光逝去不能停留,四季变化有常之意,诗符合原意。佩服小慕,什么诗都可以写的清新脱俗。转句生红绣奇句,尾句情感蕴藉。

小诗长于借景抒情,读之伤感莫名。想起“小桃无主自开花”的唐人名句。唐人写的是兵燹后田园破败人去屋空的景象,不知作者写的这家人因何而去又去了哪里呢?归去来兮,田园将芜胡不归!诗意与《离骚》句部分吻合,勉强合题。

抒发日月不居、人事沧桑之感,全诗字景托情声色并茂。锈字有千钧之力,上承旧字,下启寂字,深见炼功。

8、太息1票诗行者掩涕当时作谏臣,初心渐变怪成神。投江角黍收无数,可记千年饿馁人。注:以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为旨意

反用原诗意,有讽刺之意,有些人成神之后高高在上而忘了初衷,某些高官何尝不是如此呢,手法新颖。整诗怪罪屈原之意,次句怪成神别扭,尤其是怪字,因某某缘故之意,口语化。整诗败在怪字。

1.这是写屈原吗?感觉能量不是很正呢!2.第二句谁“初心渐变”?是屈原还是祭屈原的人?3.“怪成神”费解,是说屈原被后人推上了神坛吗?4.转结似欲独辟蹊径写屈原,但这是屈原吗?我怎么感觉像个贪官呢!屈原收角黍是被动的,与今之贪官收受贿赂完全不是一回事。况且死者长已矣,会去记什么“千年饿馁人”?这什么逻辑!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,形象不容歪曲。

公开指摘、非议屈子,立意角度新颖,风险在于能否取得共鸣。怪字用的怪。

9、读《离骚》得句2票文/一砂避世终南地,山中找个窝。朽篱新菊艳,蓬屋旧诗多。无意践三径,何时醉九歌。且听风自起,与我共沧波。注:以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为旨意

此窝甚好。

见洒脱味。第二句有点白俗。

整诗尚符合原句,找个窝非诗语,极劣。菊、三径似写陶潜事。颔联对仗凑,旧诗不通。

据说终南山有许多别墅,包括阁下这处吗?虽是“蓬屋”,也很值钱的,关键是那地儿好,还有条捷径,万事不愁了!此诗为隐者之作,餐英饮露,与《离骚》原句倒也契合。“找个窝”用语稍俗。篱“朽”可见“窝”旧,看来阁下“避世”很久了。很羡慕阁下这种生活状态,明儿也搬去终南山,与阁下做个邻居

同2,屈子本句原意不是避世安逸。二句口语化与整体失谐,整体显平。

10、读《离骚》有感文/水静莲香向有高贤义薄云,执持操守每彰闻。崖松几见艰危避,墙草还趋悍厉勤。千载人称苏武节,九州谁慕马超勋。汨罗江畔身轻纵,渔父莫言事又纷。注:以“伏清白以死直兮,固前圣之所厚”为旨意。

原句的意思是:为清白的节操、为正直而死,正是古代圣人所推崇的。厚:推崇、看重。首联扣原诗意直起,颔联以物象正反对比。几见:少见,几:少。崖松不畏艰危,可见气节,墙头之草,遇到厉风则左右摇摆。颈联用唐朝戎昱原意:能持苏武节,不受马超勋。此句化用过于明显,几近抄袭原句,马超勋用在此诗亦略觉不妥。尾联轻纵形容屈子投江不妥,屈子忧国忧民,投江迫不得已,轻纵似显轻佻。尾句再用屈原渔父事不解何意,纷字单用亦少见。

首联入题,直抒所感。中二联“崖松”与“墙草”、“苏武”与“马超”对比歌颂有节操的人。尾联“身轻纵”写出屈子为捍卫清白而死的义无反顾。全诗主题明确,手法也还娴熟,只是语言上的问题稍多,比如“悍厉勤”“事又纷”等等,读着别扭,尚须细加打磨。

颔联两尾嫌凑,颈联马超反衬苏武不具典型意义。末句所指不明。

11、咏徐阶9票

文/一笑了了虎啸高山鸟兽惊,不平气在忍争鸣。十年曲意顺严相,一诏匡时慰众卿。退地青天恩怨海,谋朝白发是非轻。无妨甘草近尘土,苟利苍生何计名?

注:取意《离骚》“芳与泽其杂糅兮,唯昭质其犹未亏。”

投一票

离骚原句意是:香草和沼泽的污秽混在一起,香草的纯洁不会被污染。诗写徐阶屈从严嵩十年,合意。首句起兴,似乎表示假设,但意思不明显,造成上下句不搭。既然虎啸又如何忍争鸣?颈联上句略凑,似有不通。整诗诗法完整,尾联表达自己的见解,提升立意。

一步一个台阶,一步一个心眼儿,说的就是徐阶。勾连权臣、党同伐异、玩弄权术、纵奴为恶……这都是他做过的坏事,当然也做了不少好事,比如向皇帝推荐了治世能臣张居正,但总体上是个权臣的形象,人品上芳泽杂糅、泽多于芳。他干掉严嵩父子完全是揣度圣意,落井下石,主观上也是想为自己晋升首辅扫清障碍。因此,诗中说他“匡时”“利苍生”“不计名”等等是有溢美之嫌的。从诗歌的角度讲,这是一首不错的咏史诗,个人很喜欢。

诗化语言凝练而概括徐阶一生。最赏十年曲意/一诏匡时及退地/谋朝之对。一联之内互为梯梁、因果。只是尾句过于褒扬,徐阶也当不起昭质未亏之誉,据说后来比严氏贪的更海。

12、半世烟云4票文/春花秋月日月空流梦未成,徒劳灯火点三更。愧无京口稼轩句,更叹汨罗屈子声。每忆请缨愁万壑,常思投笔隔千程。花开花落催霜鬓,碌碌庸庸度此生。注:以“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之代序”为旨意

入我心者无缘由!

切题流畅。

离骚原句感叹时光流逝,诗合意。整诗起承转合流畅,无病句,亦无奇句,尚可。

感叹时光飞逝,半生佳梦成空,与《离骚》原句意合。“汨罗屈子声”是什么“声”?尾联稍觉颓废不振。

岁月空度,壮心难酬。丰富了屈子原句意涵。

13、俗世(孤雁格)6票文/兰花手蝴蝶梦当年有梦气如山,一入红尘意易残。俗世栖身嗟命蹇,庙堂屈节乞心安。翻成汲汲墙头草,尚赋幽幽涧底兰。叶舞婆娑歌圣化,借风恨不上云端。

注:以“委厥美以从俗兮,苟得列乎众芳”为旨意

讽而不露,风人宗旨。

原句是不得已而随波逐流、苟且偷生之意,诗贴合原意。首联意、易连读拗口,其他各联均可圈可点,尾联反转,借婆娑跳舞的树叶讽刺一些拼命上爬的人,诗法蕴藉,允为佳作。

这就从了?当年的梦呢?人生有命,嗟又何用!庙堂屈节,未必心安。好在汲汲墙头之上还能想起幽幽涧底之兰,倒也心未全死,这哥们儿还有救。既然还念着涧底之兰,尾联的“借风上云端”就接不上气了。

全诗紧贴原句意旨,一二两联好(心安不如身安),三四联显得又立又当,似被红尘摧残的有点分裂。

14、有感3票文/蔚蓝天空民生自古信多艰,世道寒饥少畅颜。昏噩怀王眠黯黯,悲愁屈子泪潸潸。琼枝折得佩霜月,芳草吹残唤万山。荃蕙未栽黄土地,岂知流水碧潺潺。

注:以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为意。

感情真挚。

首联合意,颔联略直露,颈联以下不知与原诗句的关系。

只首联意与原句合,后三联越跑越远。

直译硬翻不见立意,遣词、对仗多有失准处,尾句意向未明。

15、门楣9票

文/种瓜人鸱鸮鸾凤各巢枝,腐鼠甘泉味自知。二十骊驹金印大,六旬李广白头悲。寒蝉攀桂何高也,池鲤化龙谁见之。先祖荫功传异代,帝京昨道正黄旗。

注:以“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”为意

见集评

擅于用典,但句子未曾照搬。

投一票

原诗句是说门第出身,根红苗正。此诗借意反讽。首联出自庄子,兴中有比,猫头鹰和凤凰一个以腐鼠为食,一个非梧桐不栖、非练实不食、非醴泉不饮。庄子原文以鸱鸮讽刺高居官位的惠子。颔联续写分述,骊驹,黑色的骏马,东晋荀献二十八岁为徐州刺史。金印大,掌权人物,又叫金印如斗、肘后金印等,出自东晋王导典故,可百度“我不杀伯仁,伯仁却因我而死”。这一联是说由于出身门第的不同,有人年纪轻轻便高官俸禄,有人到老依然是一介贫民。颈联以物象作比。攀桂,月中有桂树,也可指高树,高位。正黄旗事件,是北京一老太嫌别人让座慢便辱骂别人,称自己是正黄旗后代。此诗前三联獭祭鱼,拾古人牙彗,唯尾联结合时事,尚堪一读。

1.选《离骚》首句立意,有点意外。这是诗歌版的《出身论》。2.看来屈子也是很看重门第出身的,开篇就来个“帝高阳之苗裔”,让我等寒门子弟各种羡慕嫉妒恨。咱寒门子弟“攀桂”“化龙”何其难也!古代更难!3.颔联出句是出自《陌上桑》“白马从骊驹……二十朝大夫”吗?如是,则不足以说明门第出身的重要,因为这位“朝大夫”是采桑女虚构的形象。4.李广可不是寒门出身,他所在的陇西李氏主导了汉以后中华民族最强盛的一段历史——大唐。李广难封并不是因为他出身不好,而是因为他蠢,带兵打仗不是被俘就是迷路,霍去病纵横大漠几千里直捣匈奴王庭怎么就不迷路?李广这样的将军简直就是士兵的噩梦!5.说起来屈原也是门第的受益者,那个一叶障目的家伙怎么就做不了三闾大夫呢!6.整诗合题,句雅对工,只颔联两个典值得推敲。尾联最妙,连正黄旗大妈都写进去了哈哈。推为挂果。

偏偏拈出这句借题发挥,已然异于众人。直斥门楣裙带,王侯将相宁有种乎!句间腾挪自如,整体淋漓酣畅。但帝京句不要过度联想,本孤和作者都拥护鸿涩血脉。

16、闻学校恢复线下教学3票文/李梅梅书债难堪已作堆,伴娃网课更悲催。五车零字为筹策,一线百天修殿魁。忽报学园迎稚子,可丢屏幕获饶培。追光逐梦少年派,数载希窥照世杯。注:以“及年岁之未晏兮,时亦犹其未央”为旨意。

感时而发,忧国忧民!

原诗句意思是:趁着现在还年轻,还可以大展才华。诗内容合意。首句可酌,作堆的是书还是书债呢?颔联五车,五车书,书很多。零字,还没在书上写划,估计是没来得及看之意。筹策,本是古代计算用的竹签。此联言孩子学习辛苦。颔联转折,尾联希冀,整诗布局尚流畅,现代词语入诗过多,运用的不好,显得整诗不厚重。

诗写时事,有感而发,胜却闭门呻吟多矣。尾联寄予厚望,与《离骚》原句意合,为佳作点赞!

既扣合屈子原句又关切时事热点,悲催新词入诗竟毫不违和。百天和数载似有冲突。希窥照世杯是说少年求知欲?如此倒不如用十载。

17、遣兴2票文/凝思静虑惊风吹冷楚江头,屈子凄然望晚秋。寥落蘅芜留黯寂,接天波浪自清流。木兰苦菊曾朝夕,冀志身心正旅愁。但见乌云仍敝日,明朝仍愿起沙鸥。注:以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为旨意。

喜欢尾句。

原句是比喻不同流俗、注重修身养性的坚贞情操,有隐居、洁身自好之意。此诗稍感偏离。整诗用屈子之事来写不容易发挥感情,可酌。颔联不错,尾句起沙鸥欲用景结,未解其意。

以屈子的角度入诗,其心不死,尚余希望。《离骚》原句是表达自己高洁的人格,从这个角度说,诗意略脱。

与原句扣合度不深,中二多处对仗有恙,整体立意不明朗。

18、端午感吟12票路远修海外尤怜粽叶香,忍披短葛望东方。柔波一统青山色,残照斜分白月光。况世才频成寂寞,百年身独误沧浪。如今慢悟汨罗水,有泪何堪曳尾藏。注:以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”生发。

有感而发。娓娓道来情景交融,色彩搭配与感怀相一致。颈联意境稍弱些。

见集评

况世,是旷世吗?

读之使人泪下,诗人可追屈宋,大作赏读。

投一票

引用之诗句是对所追求的东西坚持不懈之意。善:追求、向往。本诗内容略有偏离。首句以怜粽叶香引出思乡之情。忍,怎忍,多用于否定用法,无误。短葛略泥古。颔联上句写景漂亮,下句残照与白月光组合不当。颈联是结构,颈联往下突转到屈原,无理。百年身独误沧浪,此句一反常人用法,有新意。尾联曳尾,出自庄子曳泥龟,指自由自在的隐者生活,用在此处稍感不通。

好诗!句雅对工,古意盈篇,催人上进。构思上环环相扣,亦足见功力:首联交代自己身处海外,因端午起思,遥望故国;颔联紧承“望”字,写景苍凉大气色彩分明;颈联触景生情,感叹华发渐生才无所用;尾联回扣题目和首联,借对屈子投江的评价感悟明志,很好的切合了《离骚》原句的主旨。

颔联景美而阔,但难以细究斜阳怎么分月光的。颈联句式节奏活泼,似说屈原也似说自己。况世或为旷世误笔,频字不稳。尾句替屈原惋惜,但也难免降低了格调。

19、鹧鸪天·端午前夜踏青4票文/伪青昨夜人潮似浪潮,堤前坝下竞喧嚣。长街灯火流虹彩,小道垂髫采艾蒿。风萤舞,白裙飘,哼歌漫步过河桥。笑将只手朝天探,欲摘银钩作步摇。注:用“制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”意。

端午前一天踏青折柳,喜欢前两句。

喜尾句。

原句的意思是:裁几片荷叶做上装,用荷花做裙子。古人上衣下裳。此句诗表示一种动作,不容易生发,可以理解为过着隐逸的、自给自足或悠闲的生活,此诗意思稍微沾边。整词流畅自然、生动活波。步摇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有: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

非常喜欢这首词创设的意境和快乐的氛围。“风萤舞”之后俱是好句。特别是最后两句,太浪漫太有想象力了!但是语言上有几处需要商榷:1.“人潮”,就是“人如潮”的省写,后边“似浪潮”还有必要吗?2.“堤”、“坝”在这里是一个意思,那“堤前坝下”是不是啰嗦呢?3.谁会去“小道”上采艾蒿呢?我知道你这里指的是小道边,但是换一个没有歧义的词,比如“野甸”等等,不是更好吗?4.“作步摇”费解,假如我写会改成“挂楚腰”——把月牙儿挂在腰上作玉饰,多浪漫

青踏来的太晚了。时节不对,艾蒿都老高了。时间也不对,月亮也老高了。人潮,本身就指人流如潮。银勾作步摇有想象力。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d/2990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