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饭就只管吃不,你需要掌握吃饭的智慧
2023/5/19 来源:不详前些天蜜友小聚,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之后,朋友提议来个冰淇淋,体验一下冰火两重天,我连忙表示拒绝:
“别,这样吃肠胃会受伤。”
朋友戏说“这就是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区别”。
仔细想了一下,应该是从做了这份健康事业之后,就对吃饭这件事比较讲究了。
扁鹊说:安身之本,必资于食;不知食宜者,不足以存生。药王孙思邈在《千金药方·食治篇》里引用了这个观点,足以看出饮食对于健康生命维系的重要性。
常常有人问我:从养生的层面来说,到底怎样才算是“会吃饭”呢?
这篇文章就跟大家探讨一下吃饭的智慧。
一、吃自己喜欢的食物
《黄帝内经》说,人生的第一追求应该是“美其食”,用现代的说法就是享受美食,此处美食的意思并非美味的食物,而是让人吃了之后身心都愉悦的食物。
冬日热辣火锅后的冰淇淋,最多只是停留在味蕾层面的一时欢愉,远远达不到增益身心的层面,所以,当情当景,它不能算作美食。
那什么样的食物才算是美食呢?
其实,对于每个人来说,日常喜欢吃的食物就是自己的专属美食,这些食物里都包含着能够滋养健康的“元气”。那些能够对你产生吸引,并让你大口朵颐的食物,就是最适合你的滋补品。
中医讲究养生要养“精气神”,我们所吃的每一餐饭,不仅仅是在喂饱自己的胃,更是在滋养自己的“神”。
很多人在外面吃饭的时间长了,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念家里的饭菜,原因在于比起酒店餐馆里“流程化、标准化”的食物,家里的饭菜更“走心”,里面有对家庭成员口味喜好的迎合,更有家人的爱与关怀,能够让人在吃饭时获得更多的满足,以愉悦内在的“神”。
所以,会吃饭的重点不在于要吃多么名贵的山珍海味,而在于要吃自己喜欢的食物。
二、饮食有节,食不兼味
这也是《黄帝内经》提倡的养生饮食准则。大多数做了父母的人都知道,不能让小孩子吃得太多、太杂,以免积食生病。这是因为当人们在吃饭“喂养”身体时,饭菜也在消耗身体(消化吸收饭菜需要耗费能量)。
每餐饭吃到七八分饱,可以为身体补益气血;吃太多,则会耗费气血去运化多余的食物,增加身体的负担。
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,可以吃到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:日本的三文鱼、法国的鹅肝、澳洲的牛排……只有想不到的,没有吃不到的。
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,人们在吃下来自不同地方的食物的同时,身体也会获得来自各地的“气”,吃得食物种类越多,身体受到混杂的“气”的影响也越复杂,由此导致的健康问题往往也更难以解决。
因此,这一条的重点就是,日常吃的食物种类不要太多,地域不要太广,季节跨度不要太大,本着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的大原则,顺应时节,吃当地、当季食物更养生,而且每餐饭要有节制,别吃得太饱。
三、顺应阴阳,平衡饮食
在中医理论中,食物有温、凉、寒、热、平五种属性,不同体质的人、不同的季节适宜的食物属性是不一样的。例如阳虚怕冷的人,日常应该多吃一些温热属性的食物,而阳亢上火的人,吃寒性、凉性的食物,更符合阴阳平衡的原则。
食物属性的判定相对来说比较简单,方法如下:
01
从味道判断:味甘或味辛的食物,属性偏热,如葱、姜、花椒、大蒜等;味酸或者味苦的食物,属性偏寒,如苦瓜、茶叶、马齿苋、山楂等。
02
从生长环境判断:大多数生长在地表以上的绿色蔬菜、谷类食物都属凉性;生长在水中的食物多偏寒凉;
生长在土壤中的食物,如山药、红薯等,属性偏温热;
生长在背阴环境的食物,偏寒凉;
生长在阳光直射环境的食物,偏温热。
03
从成熟季节判断:冬季成熟的食物,属性偏寒凉;夏秋季节成熟的食物,属性偏温热。
知道了食物的属性之后,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有选择地去吃饭,做到阴阳平衡,持续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,自己的身体状态在不经意间便得到了改善。
最后,分享一个小案例:
我的一位朋友,生二胎之后各种吃,饮食不节导致体重超标,各种健康问题频出,向我求助。我给的方案是“吃出来的毛病就饿回去”,给她做了三期断食计划,断食期间配合吃着八珍丸和九制黄精。
断食结束她整个人状态就出来了,体重正常了,小毛病也没有了,精神状态也提起来了,几乎都看不出是生过娃儿的人了。
之后她便一直按着我告诉她的的吃饭准则来安排一日三餐,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了,整体状态保持地非常之好。
所以,掌握吃饭的智慧真的很重要,愿大家吃美食,做美人。
zheng
郑
zhong
重
ti
提
醒
本号所分享的调理建议及方子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切莫盲目试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