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扇,摇曳的不止是风流,还有诗情画意
2023/1/26 来源:不详班婕妤《怨歌行》
新裂齐纨素,鲜洁如霜雪。
裁成合欢扇,团圆似明月。
出入君怀袖,动摇微风发。
常恐秋节至,凉飚夺炎热。
弃捐箧笥中,恩情中道绝。
扇子,最早出现在商代,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,称之为“障扇”。当时,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,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,这个场面,我们从史籍、古画上也经常看到。
其实,给帝王遮阳挡风避沙自有“华盖”甚至“肉盾”等更好的物什,为什么要用到扇子呢?
个人猜想,这里更多的是炫耀和排场的作用,以示帝王的威严,跟遮阳避沙没有多少关系。
扇面或以书墨或以刺绣,绘山水楼台、草虫花鸟,精巧雅致。
绫罗绸缎,工笔花鸟,刺绣缂丝,这样的团扇正在惊艳着世人。
你可曾诵过,裂纨素兮似雪,制团团兮如月。
你可曾试过,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
你可曾赏过,唐寅妙笔生花,美人秋风纨扇。
西汉以后,扇子才用来取凉,加上丝织业开始发展,出现了“纨扇”。因用洁白细绢制成,故又称“绢扇”。制作除了用绢外,材料也有用绫、罗、纱等丝织品的,又因其“团团如明月”,也称为“团扇”。这种形式的扇子,深受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和妇女一致青睐,作为一种主流,而大为发展。
就造型而言,以圆似明月的居多,亦有长圆、葵花、梅花、六角、八角、瓜楞、蕉叶、梧桐之形,扇形丰富。
团扇的手柄多以木、竹、骨等材料精雕细琢制作,用扇坠、流苏、玉器等做装饰。
在造型和装饰上,团扇都力求精美细致,人手持之,相映成美。
汉代至北宋是团扇的盛行时期。四川及苏、杭的团扇,制作最精、历史也最悠久。
每一柄团扇都因不同的制作材质,以及扇面上的诗、书、画,成为一件极富个性化的艺术品。
团扇在结构和装饰上,力求精致、华丽、情趣和小巧,外形上有椭圆、海棠、长方、曲线等形状。也有的以檀香木制成,一扇在手,芬芳四溢,神思清爽,极具情调。
在扇子上题诗作画,第一次出现于三国。据唐代张彦远的《历代名画记》记载,名士杨修,为曹操画扇,不小心掉了一个墨点,就顺势画成一只苍蝇,可见,至少在魏晋就流行扇上作画了。
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。当时有位“老母”,“持六角竹扇,求书于王羲之”,“羲之为书五字”,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“百文”。生意这么好做,为什么不叫王羲之多题几把?史书没说,不得而知。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“题扇桥”,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。
既然,有人带头在团扇上题字作画,而且看上去确实很美,此风就一发不可收了,以至于执一把啥都没有的“素扇”,都不好意思出门。
扇面上的书画,或直接以书墨,或以刺绣,既绘山水楼台、草虫花鸟,又有诗词歌赋,精巧雅致。
有的人还嫌不够“拉风”,还为扇子配上扇坠、流苏、玉器之饰,也不知道他们都怎么想的。这样的扇子不仅女人喜欢,文人雅士也几乎人人手持一把讲究的画扇,以表个人审美喜好。
这不是我胡说八道,有大诗人王昌龄《长信愁》诗为证:“奉帚平明秋殿开,且将团扇共徘徊”。大诗人一般不骗人,不知道你们信不信,反正我信了。
团扇摇身一变,成了装逼利器,不仅仅是为了扇风取凉,变艺术品了。
扇面上的文章做够了,团扇在款式也开始争奇斗艳。《杖扇新录》载:近世通用素绢,两面绷之,或泥金、瓷青、湖色,有月圆、腰圆、六角诸式,皆倩名人书画,柄用梅烙、湘妃、棕竹,亦有洋漆、象牙之类。
也许是“物极必反”,你把团扇打扮成圣诞树,挂满了扇坠、流苏、玉器,饰品装太多了,携带起来开始有点不方便,更不用说使用了。于是,男人们装逼装累了,开始反思。但对于很少出门的闺阁仕女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。
她们身处闺阁,手摇团扇,清风徐来,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,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。团扇,应该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女性化了。
北宋时期,折扇因其易于携带,又有舒合之妙,慢慢成为文人雅士掌中物。看来,方便使用才是硬道理,扛着那把已经变成圣诞树的团扇装逼,偶尔为之,可以,次数多了,很累。而后,折扇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。明清时期,浙江、苏州、四川等地盛产折扇,题字作画亦兴于此。这一精湛的技艺从明代开始传入欧洲,然后风行世界。
折扇流行后,与团扇并驾齐驱,出门在外的文人雅士,和身处闺阁的妃嫔仕女,各取所需,各享所爱,但“掌柜的”不用了,团扇在使用上慢慢势单,更多的是作为艺术精品被广为收藏。
团扇摇摇,美人袅袅。
说到团扇,自然离不开素手执扇的美人。
手中白团扇,净如秋团月。
清风任动生,娇香承意发。
手弄生绡白团扇,扇手一时似玉。
美人团扇笑相戏,素手轻捉趣与谐。
(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.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.谢谢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