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大田高山美人茶,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

2023/3/27 来源:不详

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6858090.html

大田,别称“岩城”,位于福建省中部,戴云山脉西侧,自然实体为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,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座,峰峦叠翠,云雾缭绕,甘泉潺流,是闽江、九龙江、晋江三大水系支流的发源地。在这样环境生长下的茶树,芽头肥壮,叶质柔软,茸毛甚多,形美味浓、滋味甘醇且比较耐泡,正合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之说。

大田建县虽较晚,但茶业的兴起始于宋代。南宋隆兴二年(年),大仙峰崇圣岩寺僧人开始种茶,是县境内种植高山茶的起源。元代郭居敬的《百香诗》之一《茶》问世,是大田现存最早的茶诗。明万历年,《大田县志》记载了茶叶贸易,县内的济阳乡,是闽西北—闽中—闽南—海外这条海丝茶马古道上的茶贸重镇。清朝康熙年间,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将大田武陵雪山茶作为珍品进贡,因而驰名海外。

清末至抗战前,大仙峰茶叶驰名海内外,县内有开设茶馆七十二处。《辞海》对大田茶叶记载“大田在福建省部,尤溪上游,戴云山西侧,明置县,农产品有稻、甘庶、麻、茶叶等特产武陵绿茶”。

大田高山茶现有种植面积达十万亩,是福建茶叶主产区之一,年荣获全国唯一的“中国高山茶之乡”称号。年“大田高山茶”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,年“大田高山茶”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,年“大田高山茶”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

在民间,有关茶神、茶与佛、茶与寺,成为儒释道推崇的内存精神底蕴。清雍正乙卯年,僧人用茶叶为塑身藏弗内的“七宝”之一,选用茶叶作祭品,待香客。茶俗、茶礼走进寻常百姓家,养生、保健功效越来越为人们重视。

近代,人文交流,科技进步无不蕴藏着茶文化的发展。各种茶诗、茶赋、茶文、茶曲、茶艺兴盛,品茗茶、观茶艺,以茶待客成为一种时尚。

“山高、雾多、水甜、茶香”是高山茶乡的鲜明特征。水质清醇甘甜,被形象地喻为“天水”。气候凉爽,常年多雾,昼夜温差大,光照适宜,周围无工业污染,生产高山优质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。

每年金秋十月,都有这样一群与中国茶文化一脉相承的茶人,相约在“大田高山茶文化节”,以茶为媒,共览大美之田。

大田县每年举办的“高山茶文化节”活动已经走进过福州、厦门,还北上首都,南下香港,开进过上海世博会。每到一处,韵味俱佳的大田高山茶都受到各地茶商、茶客的青睐。前来参加茶文化节的茶商、茶农们也都有着不同的收获。一年一度的茶文化节,不但给大田县参展茶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,而且能增进茶农之间相互交流(技术),对茶叶的销售也有很大帮助。

“大田高山茶文化节”,依托高山文化的底蕴,以茶为载体,孕育而生,从年开始,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三届。今年在福州三坊七巷举办的第13届,就是要借助省城的商业优势和资源,打响“大田美人茶”区域公共品牌。

此次活动以“大田美人﹒雅韵天成”为主题,以发展茶经济、提升茶品牌、传承茶文化为元素,通过茶王争霸、茶艺表演、茶艺技能比赛等精彩而多元素的茶文化系列节目,展现大田高山茶影响力大、意义深远的文化品牌,承载和传播着悠远淳厚的茶文化。

同时,大田美食家们将围绕“茶”主题,设计研发有茶香肉骨、茶油蒸兔、雪山美人等大田高山茶香精品农特美食,感受不一样的大田舌尖味道。

近年来,大田县的茶旅办得有声有色,已经成为亲子游、户外露营、写生、摄影的热门去处。大田县将屏山的10万亩生态茶园通过修建步行栈道、凉亭、景观山塘、休闲木屋等连片开发,建设成为“茶美人景区”。保留原生态茶乡村落风貌,建设“茶家大院”、“古堡客栈”等各具风格的精品民宿。

另外还打造集茶事体验、亲子互动、娱乐科普于一体的体验式亲子文化教育基地,开设采茶、制茶、品茶、赏茶等茶家乐活动,设立“开心农场”体验区,因地制宜开发摘瓜果、采蔬菜、挖竹笋等农耕体验项目,开展制作屏山豆腐、屏山糍粑等互动性活动,开发一批富有茶乡特色的“舌尖系列”。结合当地大仙峰景区、大鼓山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,组织开展高山运动、高山宿营等系列活动。

同时设立高山茶文化研究所,搜集整理茶文化史料,成立茶艺中心和茶艺馆,积极培养茶艺人才,每年定期举办茶文化节、高山茶产业发展论坛及高山茶书画展。以省级文艺示范基地、省级摄影创作基地、福建文学创作基地落户屏山茶乡为契机,积极推动国学“八艺”进茶园,充分挖掘南音、山歌会、高甲戏、布袋戏等当地民俗文化,建设江山美人茶乡文化大院,引进三雅道茶文化培训体验中心,定期举办茶道、琴道、花道、香道等系列活动,不断丰富茶文化内涵。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d/3386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