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非遗传承人代言改年份用紫砂壶泡茶,
2023/9/19 来源:不详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百家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今天跟一些业内的朋友交流。
大家说起A君,既感慨又佩服。
感慨和佩服的是,他工艺普通,产区普通,却能比产区和工艺比他好的人更快清货。
他的茶,明明山场很普通,工艺也不好,就随便找块地摊一摊,有太阳就晒一下,没太阳就放槽里吹两天,等干到八九成了,就收起来。
至于后面烘不烘干,就看客户的要求,客户如果懂茶,要求干度达标,他就烘一次。如果客户不懂茶,对干度没有要求,他就不烘了,直接发货。
就这样粗心大意、跟玩儿似的做出来的茶,还能每年用最快的速度清个六七成,实在令人佩服。
圈里人说起他来,都是五体投地,竖大拇指。
他的家里也鸟枪换炮,盖起了高楼,换了新车。
全家人出去旅游的频次,也高了很多。
为什么产区普通,工艺普通,甚至干度有时候还不合格的茶,能快速卖光,比产区好,工艺好的茶,还卖得快销量好呢?
以这个大神家出产的年的寿眉为例,当大家还在制茶的时候,他就卖掉了1/5。当大家的秋寿眉刚刚做好,他又卖掉了1/4。等年春茶季来临前,他的秋寿眉,只有一半了。到如今,他的最后一批秋寿眉,正在大量出货中。
令人称奇的是,他的价格,不但不比同行便宜,有的批次,还比同行贵了1/3。
会出现这种普通产区和普通工艺的寿眉,卖得比同行贵,销量比同行高的奇异情况,村姑陈分析,这位大神有如下几招销售技巧:
找非遗传承人代言
这位销售大神,虽然,祖荫没有庇佑他分到一块好的产区,但是,祖先遗传给了他一个好脑袋瓜子。
他首先想到的,是包装。
一款产品要销售出去,要取得较好的销量,一定要有卖点,不说与众不同,起码要与大多数人不相同。
人家有好产区的,肯定秀产区——高山产区,高山茶,高山云雾出好茶。
人家有好工艺的,自然挑明工艺优势——纯粹日光萎凋,入住阳光房。
而他呢,产区既在平地,还紧邻工业区,要讲地理优势,简直乏善可陈。要说工艺嘛,他本来就在这上头不怎么努力,不怎么上心,反正能把茶做干就行,管它什么工艺。
想来,对他而言,把白茶弄干,跟农家晒笋干,晒长豆干,晒茄子干,道理是一样的。
晒少了茶香不好,晒多了颜色不好,这些,都不在他的考量范围内。
找个好的销售主张,把产品好好包装一下,卖个好价格,才是他最上心的。
他的聪明脑袋瓜,没转几下,立刻想到了当下最热门的一个头衔——传承人。
一款茶,产区再差,工艺再差,卖相再差,口感再差,只要对外宣传是传承人出品,必然会有大批无知群众蜂拥而至。
传承人这个招牌,跟上市公司的招牌一般,金光闪闪。
传承人的茶,好卖,上市公司招人,好招。
他正好有个远房亲戚,是白茶技艺传承人,当然,不是福鼎的,是屏南(邻县)的。
果然,他把自己的茶,写上了某某传承人出品之后,销量一路大涨——正常市面上非遗传承人亲手做的茶,价格要比大神的茶贵上2/3,他既打着传承人的旗号,价格又只卖1/3,能不大卖么?
修改茶叶的年份
大神的销售技巧,第二个,是改年份。
他家的秋寿眉,产量是很大的。为了让这些大量的秋茶,在散茶的时候就卖出去(量大太占用仓库资源,如果压饼,又会增加压饼成本,他并不愿意),他想到了一个新招。
消费者们不是喜欢年份茶么?喜欢年份茶的香气浓郁和口感淳厚。
于是,他就给自己的茶改年份。
当然,这位聪明人,并不会蠢笨如驴,像那些智商不高的商人那样,改年份改得非常离谱——年的寿眉散茶,改成年的,也要有人肯信才行啊?
他是个精明的商人,他知道,年份这种东西,可以改,但不能改得太过分,小小地增加一年两年,客人是看不出来,也喝不出来的。
所以,他家的茶,一般只加一年或者两年的年份。
比如,在年的秋季,他把年的秋寿眉,当做年的秋寿眉卖。
这一串日期,有点绕,不知道看官们看不看得懂?
解释一下,到了年的时候,年的秋寿眉,已经陈化了一年,不再是新茶时期的鲜亮耀眼了,算是陈年白茶了,这时候,给它加点年份,说是年的,甚至年的,都会有人相信,只要价格不是太贵,都有人买单。
推荐客人用紫砂壶泡茶
村姑陈曾经说过很多次,紫砂壶或者陶壶,是有修饰作用的。
这些泥料烧制的茶具,由于毛孔粗大,受热后能吸附茶汤中的杂质和异味,让不单纯的茶汤,变得纯净,好喝。
紫砂壶或者陶壶,对于口感并不是特别好的茶汤而言,就是一管修容力超强的遮瑕膏。
能把那些晒伤、斑点、痘印,统统遮个彻底。
聪明的大神,在销售自己家口感并不是特别好的白茶时,无论是白毫银针,还是白牡丹,还是寿眉,一律叫客户用紫砂壶冲泡。
经过紫砂壶的修饰,他家茶叶里的缺陷,几乎都不见了。
香气也清澈了,汤感也淳和了。喝起来也不难喝了,甚至还勉强算得上好喝。
就像满脸雀斑的小家碧玉,化过妆之后,也是个美人了。
这样一来,客人买了他家的茶,喝过之后,通常赞不绝口——年份又深(比实际加了一、两年),价格只比新茶贵一点,却比真的老茶便宜很多,且口感还不错(虽然称不上好,但相比价格,性价比算高的了)。
所以,这位大神,每年都成功地成为本村的销售冠军。
楼房盖的是本村最气派的。
销售,是个技术活。
而生产,也是个技术活。
会生产,懂得做茶的人,客户闻香而来,茶自然卖得不错。
会销售,懂得如何包装自己和包装产品的人,客户看广告而来,再用低价诱引之,反而能把茶卖得更好。
然而,长此下去,恐非正道。
若所有人,都重销售技巧,而不重制茶技艺的提升,久而久之,这个行业,就要走下坡路了。
欢迎